更新时间:2022.09.30
盗窃1000元属于数额较大,应当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累犯应当加重处罚;有谅解书的,应当在加重处罚的基础上从轻处罚,具体怎么处罚根据具体案情确定。
刑事谅解书是从轻处罚的条件,具体量刑根据犯罪事实和造成的社会危害性,由人民法院审理确定。累犯分为一般累犯和特别累犯两种。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以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
是否宣告缓刑以及能否宣告缓刑与有无谅解书并没有直接的关系。但是如果取得被害人的谅解,从某种程度上也能反映出积极悔罪的态度,只是符合被宣告缓刑的其中一个条件。所以没有取得谅解书并不能说就不能宣告缓刑。
普通刑事犯罪包括司法机关立案处理的反革命案件以外的犯罪案件。 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被控涉嫌侵犯了刑法所保护的社会关系,国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或者被告人的刑事责任而进行立案侦查、审判并给予刑事制裁(如罚金、有期徒刑、死刑、剥夺政治
在监狱内执行刑罚的罪犯一般是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的罪犯。但是被判处有期徒刑的罪犯,在被交付执行刑罚前,剩余刑期在三个月以下的,一般由看守所代为执行。
从我国的刑法规定来看,将刑事责任年龄划分为四个阶段: 一是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为完全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二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三是已满十二周
我国《刑法》对于单位犯罪的概念和刑罚的具体规定包括: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单位犯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判处刑罚。
罪犯可以被减刑的情形如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在执行过程中,如果认真遵守监定,接受教育改造,有悔改或者立功的,可以减刑;有下列重大立功表现之一的,应当减刑: 1、阻止他人重大犯罪
对累犯不能适用缓刑这一结论的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七十四条的规定,“对于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不适用缓刑”。作出该规定的理由是累犯具有较大的人身危险性,具有再犯的危险,不符合缓刑规定的有悔罪表现条件。
以下八种情况不适用缓刑。1、三年以上有期徒刑;2、累犯;3、无期徒刑;4、犯罪集团的头目;5、没有悔罪表现;6、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责或行政处罚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7、拒不交出违法所得;8、特殊法律法规不宜适用缓刑。累犯是18周岁以上受
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表现; (三)没有再犯罪的危险;
犯罪都具备四个方面的要件:即犯罪主体、犯罪的主观方面、犯罪的客观方面和犯罪客体。 (一)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