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4
用假学历目前尚不构成刑事责任,但需要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使用假文凭,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使用假学历不会判刑,但会给予治安处罚。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规定,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
求职时使用假学历而被单位录取,被查处可能会面临被开除的后果。情节严重的有可能触犯刑事犯罪。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
犯法。具体规定是,对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学历、学位证明的行为,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处罚;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共犯论。
劳动者伪造学历的行为如果导致劳动合同无效的,则被发现后会丢工作。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可以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严重违反单位的规章制度的;在试用期间被证明不符合单位的录用条件的;其他。
用假学历一般不涉及犯法,但是属于违法行为。法律规定,买卖或者使用伪造、变造的国家机关、人民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或者其他组织的公文、证件、证明文件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一千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
提供虚假学历入职属于违法行为。持有使用假毕业证,若没有进行非法活动,则没有触犯刑法;但是使用行为触犯了行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属于广义上的犯法。明知是伪造高等院校印章制作的学历、学位证明而贩卖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的共犯论处。
依据法律规定,使用假文凭被查获的就一定会被处以行政处罚以上的法律处罚。购买假文凭、假证书者,目前尚不构成刑事责任,但需要追究其相应的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
伪造学历并不一定就会丢工作,关键看伪造学历后能力有没有跟上以及签订劳动合同时,用人单位有没有受到学历因素的影响。 但是,伪造学历后最坏的结果不一定就是掉工作,情况严重的,极有可能涉嫌构成诈骗罪。
工作拿假学历不构成犯罪,现行法律法规一般只追究伪造与贩卖假文凭者的刑事责任,对于购买与使用假文凭者目前尚不追究其刑事责任。对于伪造、贩卖假学历的,以伪造事业单位印章罪定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