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13
报复陷害罪的最新量刑标准:一般判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报复陷害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量刑最新法律规定是《刑法》的第254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报复陷害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报复陷害罪和诬告陷害罪的区别在于:报复陷害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诬告陷害罪的犯罪主体是一般主体;报复陷害罪是为了报复陷害他人,诬告陷害罪是为了使他人受到刑事追究为目的;报复陷害罪则表现为行为人滥用职权,进行报复陷害的行为,诬告陷害罪是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条件如下: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
恢复公职的法律依据有: 1、政务处分决定被撤销的应当恢复该公职人员的职级、职位等。 2、对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有违纪违法行为的,可以对违法违纪的公职人员给予行政处分,如果情节严重的,可以开除公职人员,而公职人员对行政处分不服的,可以申请撤销处
重复赔偿的法律依据是:重复保险的投保人应当将重复保险的有关情况通知各保险人。重复保险的各保险人赔偿保险金的总和不得超过保险价值。除合同另有约定外,各保险人按照其保险金额与保险金额总和的比例承担赔偿保险金的责任。
报复陷害罪的成立条件: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报复陷害罪的构成要件包括: 1、本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 3、本罪在主观上是故意; 4、本罪在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
报复陷害他人构成报复陷害罪,犯本罪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二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所谓情节严重,是指致使被害人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或其他权利受到严重损害的:手段恶劣的;致使被害人精神失常、自杀的;引起公众不满的;造成
诬告陷害罪的成立要件是: 1、侵犯的客体是:自然人的人身权利和正常的司法机关活动; 2、在客观上是:捏造别人的犯罪事实,向国家机关或有关单位告发,或通过其他方法引起司法机关的进行追究活动; 3、主体是:自然人已达到刑事责任年龄,有承担刑事责
成立条件: 1.主体为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 4.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具有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批评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
客体要件。报复陷害是同国家工作人员滥用职权、假公济私联系在一起的,因此,不仅侵犯了公民的民主权利,而且还严重损害了国家机关的声誉,破坏了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复杂客体。 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
构成报复陷害罪的条件有: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客体是公民的民主权利和国家机关的正常活动;主观上是直接故意;客观上表现为滥用职权、假公济私,对控告人、申诉人或批评人、举报人实行打击报复陷害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