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7
1、抗诉的提出。抗诉的提出是指哪一级别的人民检察院对哪一级别的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可以向哪一级别的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 2、抗诉的方式,抗诉的方式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的生效裁判提出抗诉采取的方式。
不服判决的抗诉的期限为十日,不服裁定的抗诉的期限为五日,从接到判决书、裁定书的第二日起算。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刑事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的抗诉。
民事诉讼、行政诉讼、刑事诉讼的区别是: 1、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行政诉讼只能是由行政管理的相对人提起诉讼,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由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由人民检察院提起公诉; 2、民事诉讼中,谁主张权利谁负责举证,行政诉讼中,只由
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刑事自诉所包含的案件种类一般有:告诉才处理的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1)主体不同:上诉是被告人、自诉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以及他们的法定代理人;被告人的辩护人和近亲属(经被告人同意)。抗诉是与原审人民法院同级的人民检察院。 (2)理由不同:对上诉权,无须任何理由;抗诉则需要法定理由。 (3)方式不同:上诉
民事诉讼和刑事诉讼的区别: 1、提起诉讼的主体不同,民事诉讼中双方当事人都可以提起诉讼,原告起诉后,被告可以反诉;刑事诉讼除自诉案件有自诉人提起诉讼外,均有人民检察院提起诉讼; 2、适用的法律不同,民事诉讼主要适用《民事诉讼法》;刑事诉讼主
民事诉讼上诉流程:当事人对一审判决不服的,应该书写上诉状,然后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一审法院提交上诉状。虽然上诉是向二审法院提起的,但是上诉状需要交给一审法院,因为一审法院需要将案件材料一起交给二审法院。
1、法律效力不同:诉讼中止只是暂时停止,并不是对案件的终结;诉讼终结后,当事人申请执行权利的消灭。 2、结果不同:诉讼中止的中止原因消除后会恢复诉讼;诉讼终结是终结程序,不会再恢复诉讼。 3、产生条件不同:诉讼中止是指在执行过程中,因发生特
发生中止事由不受当事人主观意志影响,如不可抗力,自事由消除之日起满六个月,诉讼时效期间届满;中断事由受主观意志影响,如起诉,有关程序终结时起,诉讼时效期间重新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与中止的区别在于: (1)发生的时间不同。时效中断可发生在时效期间的任何阶段;时效中止只能发生在时效期间最后6个月内。 (2)法定事由不同。时效中断的法定事由是当事人主观意志可以决定的事实,如起诉、请求;时效中止的法定事由是当事
诉讼时效中止:是指在诉讼时效期间的最后6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诉讼时效中止。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诉讼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诉讼时效中断:诉讼时效因提起诉讼、当事人一方提出要求或者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