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可以订立劳动合同的人是只有劳动关系双方的当事人才具有订立劳动合同的资格。 他们一方是享有招工权的用人单位,须是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或能够独立承担民事责任的单位和个人;另一方是年满16周岁以上的劳动者。
未成年人已满十六周岁的,可以与具有法人资格的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文艺、体育和特种工艺单位招用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必须遵守国家有关规定。用人单位非法招童工,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处以罚款;情节严重的,由市场监督管理部门吊销营业执照。
发生工伤如果不解除劳动合同就不可以另外享受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和一次性伤残就业补助金。只能按照伤残等级来确定一次性伤残补助金和伤残津贴。 劳动、聘用合同期满终止,或者职工本人提出解除劳动、聘用合同的,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一次性工伤医疗补助金,
“末位淘汰”解除劳动合同违法。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期限内通过“末位淘汰”或“竞争上岗”等形式单方解除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为由,请求用人单位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支付赔偿金。
用人单位口头解除劳动合同是否合法: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未向劳动者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书面证明,由劳动行政部门责令改正,给劳动者造成损害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合法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程序: 1、向劳动者提出解除合同,并与劳动者协商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 2、出具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的证明,为劳动者办理档案和社会保险关系转移手续; 3、支付经济补偿金。根据《劳动合同法》第三十六条规定,用人单位与
劳动者解除劳动合同的流程: 1、作出解除合同的意思表示。且劳动者一方需要提前30日发出解除劳动合同通知; 2、签订解除劳动合同协议; 3、办理劳动者社会保险关系跨地区转移接手续。
事业单位员工为在编制内的,适用劳动合同法。 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应当遵循合法、公平、平等自愿、协商一致、诚实信用的原则。合法原则的基本要求包括:订立劳动合同的目的必须合法;订立劳动合同的主体必须合法。平等自愿原则是用人单位不得威胁、利诱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
企业劳动合同的订立: (1)签订劳动合同要遵循平等自愿、协商一致的原则。 (2)签订劳动合同要符合法律、法规的规定。 (3)合同内容要尽量全面。 (4)合同的语言表达要明确、易懂。
企业订立劳动合同的: 1、首先要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3、签署劳动合同,劳动合同签订的时间,一般在正式入职报到后的一周时间内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