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2
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一般在30日内由用人单位为受伤职工提出工伤鉴定,职工本人或近亲属也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提出工伤鉴定。工伤鉴定申请应当及时提出,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受理后,鉴定结果一般
并非所有工伤职工都需要去进行劳动能力登记鉴定,只有因工伤导致残疾,影响劳动能力的,才需要进行伤残鉴定,并且,劳动法规范中并无申请劳动能力鉴定的期限限制。一般来说,伤残等级鉴定是在工伤停工留薪期期满时进行,但是如果停工留薪期尚未满,但是工伤职
对于伤残鉴定具体什么时间可以做,并没有明确的时间限定标准,要根据具体的伤情,确定治疗终结的时间。 司法实践当中,一般是在事故发生三个月后可以做伤残鉴定。伤情严重一般在出院三个月后可以做伤残鉴定。 在交通事故诉讼案件的实务处理当中,一般在发生
工伤认定后劳动者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的,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劳动能力鉴定申请。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工伤后三个月就可以做伤残鉴定。 按照相关规定,做伤残鉴定时必须等到病情稳定,骨折情况痊愈后才可以做。在实务中,根据一些医生的治疗经验,骨折患者一般经过三个月左右的治疗就可以痊愈,所以是三个月就可以做伤残鉴定。做完伤残鉴定后,你就可以根据伤残
做工伤伤残鉴定的时间如下: 1.在职工遭受事故伤害之日起30日内向当地人社局申请工伤认定。 2.用人单位没有申请的,工伤职工及其近亲属、工会可以在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一年内申请认定。
发生工伤事故后,应由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30日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如单位拒绝协助认定工伤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工伤发生后一年内向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工伤职工经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申请劳动能力鉴定。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可以延长30日。
伤残鉴定一般出院后做。伤残鉴定的标准: 1、涉及关节等功能问题的出院后三个月到六个月才能鉴定; 2、骨折有钢板固定的并且伤及关节功能的,要等到钢板取出治疗终结后三到六个月才能鉴定; 3、残疾等级鉴定一般在治疗终结出院后三到六个月才能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