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3
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主观方面是直接故意;主体是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被拐卖儿童的人身权利;客观方面是行为人实施了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的行为。
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构成要件如下: (1)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对被绑架的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接到被绑架的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者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不进行解救,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主体要件。主体是特殊主体,
阻碍解救被拐儿童罪的构成要件有: 1、侵犯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被绑架、绑架的妇女和儿童的人身权利; 2、客观上表现为利用职务阻碍被绑架和绑架的妇女和儿童的行为; 3、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负责拯救被绑架和绑架的妇女和儿童;
构成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要件有: 1.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2.本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直接故意。 3.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和红十字会的职务活动。 4.客观方面表现为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或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或者履行
主要包括: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 2、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3、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不解救儿童,造成严重
刑法阻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构成要件为: 1、侵害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和被拐卖、绑架妇女、儿童的人身权利; 2、客观方面表现为作为和不作为; 3、主体是负有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4、在主观方面表现为
妇女,是指已满14周岁的女性,既包括具有中国国籍的妇女,也包括具有外国国籍和无国籍的妇女。儿童,是指不满14周岁的男女儿童。拐骗,是指以欺骗、利诱等非暴力手段将妇女、儿童拐走,以便出卖的行为。绑架,是指以暴力、胁迫或者麻醉方法劫持、控制妇女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儿童的隐私权和精神纯正权。所谓精神纯正权,是指善良操行和作风的养成权。易言之,是在操行作风养成中不受不正当教唆的人格权。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儿童,即不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男女孩。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
阻碍解救被绑架儿童罪的具体构成要件为: 1、本罪所侵害的客体为复杂客体,其既侵犯了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信誉,而且还侵犯了被绑架儿童的人身权利;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利用职务阻碍解救被绑架的儿童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负有
侵犯的主体是社会的正常管理秩序和人们的身心健康。 1、主观要素,在主观上表现为故意; 2、主体要素,主体为一般主体,即凡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均可构成本罪; 3、客观要素,在客观上表现为欺骗、利诱或其他方式,使儿童脱离家庭
构成不解救被拐卖儿童罪的条件有:主体是对被拐卖儿童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主观上是故意的心态;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客观上表现为接到被拐卖的儿童及其家属的解救要求或接到其他人的举报,而不进行解救,
本罪的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职务活动和国家机关的信誉。负有解救职责的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本应认真负责地履行自己解救被拐卖、绑架的妇女、儿童的职责,如果其拒不履行其职责,不但使国家工作人员解救妇女、儿童的职务活
收买被拐卖的儿童,也属于犯罪。 根据《刑法》第二百四十一条的规定,收买被拐卖儿童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但是收买被拐卖儿童后,没有强迫、虐待被拐卖儿童的行为,并且不阻碍对其进行解救,可以从轻处罚。 但是收买被拐卖妇女、儿童者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