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2.29
滥用职权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超越职权,违法决定、处理其无权决定、处理的事项,或者违反法定程序处理公务,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公共财产、
渎职与玩忽职守的区别主要在于二者的犯罪构成和概念不同。具体而言,玩忽职守是属于渎职类犯罪中的一种,而渎职罪是一类犯罪的统称,包括玩忽职守罪及其他罪名,是否够罪要看是否因此造成了国家或他人的重大损失、情节严重等因素。因此玩忽职守的犯罪构成必须
渎职和玩忽职守的区别一般体现在主观方面:渎职罪的主观方面一般为故意,而玩忽职守罪的主观方面一般有过时构成。《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
玩忽职守与渎职两罪的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主观方面不同:虽然玩忽职守罪与渎职罪的主观罪过,都是既可以由故意构成,也可以由过失构成,但是有所不同。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 (二)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完全
渎职和玩忽职守的区别如下: 1、主观方面不同,渎职罪主要是由故意构成,个别情况下也可以由过失构成。玩忽职守罪主要由过失构成,少数情况下也可以由故意构成; 2、侵犯的直接客体不完全相同,渎职罪的直接客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职务活动的正当性,玩忽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严重不负责任,马虎草率,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公职义务的,且对于其玩忽职守行为可能导致的后果持放任态度的,致使国家财产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将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严重的,将判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犯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
玩忽职守罪是指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严重不负责任,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 玩忽职守罪的主体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国家机关是指国家权力机关、各级行政机关和各级司法机关,因此,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认定玩忽职守罪的要件是:客观方面为行为人实施了玩忽职守的行为,并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了重大的损失。本罪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只有具有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身份的人才能成为本罪的主体,即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军队、政党中从事公务的
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本法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
玩忽职守罪惩处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滥用职权或者玩忽职守,造成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另有规定的,依照规定。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徇
被欺骗后滥用职权可以构成玩忽职守罪。玩忽职守罪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对工作严重不负责任,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的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主观上出于行为人职务上的过失,如疏忽大意、过于自信;如果被人欺骗就说明其主观上具有疏忽大意的过失,因此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