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0
行为人非法集资的,一般不处罚其家属。但家属为其掩饰隐瞒,构成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至七年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构成包庇罪的,则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情节严重
国家处理非法集资的方式: 1、给予没收违法所得、罚款、取缔非法从事金融业务的机构等行政处罚。 2、非法集资的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对非法集资的活动不予以法律保护。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
1、成立专案组。 2、制定处置方案。 3、公告取缔。 4、债权债务申报登记和确认。 5、资产负债审计和资产评估。 6、资产清收、保全和实物资产的变现。 7、集资款项清退。
遇到非法集资应立即报警。以非法占有为目的,使用诈骗方法非法集资,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
非法集资如果企业员工不知情的,不承担非法集资的责任。如果公司员工帮助公司直接向公众吸收存款,从中收取返点费、佣金、提成的,其公司员工有可能会被认定为是共同犯罪中的帮助犯,并应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
民法典规定,民事主体合法的权益受法律保护,而非法债务不是合法的,所以不受法律保护,债务人不承担义务。《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三条【违反强制性规定及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的效力】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
非法集资案件处理步骤:1.案件受理。案件受理实行属地管理,由行业主管部门负责具体办理;2.调查取证。案件调查取证由省级人民政府组织,行业主管部门主办;3.立案侦查。公安机关在侦查重大案件过程中认为需检察院提供业务支持的,可直接进行协商。
非法集资,犯本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非法集资
由批准部门、主管单位或者组建单位负责组织清理清退债权债务;没有批准部门、主管单位或者组建单位的,由所在地的地方人民政府负责组织清理清退债权债务。债权债务清理清退后,有剩余非法财物的,预以没收,就地上缴中央金库。
第一,被集资人应该放下自己特有的判断立场,提高警惕,及时主动向公安机关报案。 第二,要相信办案机关和政府,并积极予以配合。有的被集资人出于让集资人继续经营以返还本利的美好愿望,明确要求办案机关对集资人不以犯罪论处,出现办案与被集资人认识不统
发现企业非法集资的处理为及时报警。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过审查,若是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过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单位发起、领导或者组织实施非法集资的,责令限期改正并给予警告,可以处以20万元以上200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或者情节严重的,责令停产停业,原发证机关吊销许可证或者营业执照,并处以集资金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的罚款。 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
非法集资的受害者应当收集相关证据,及时报警立案。非法集资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集资诈骗罪,因参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非法集资活动受到的损失由参与者自行承担,所形成的债务和风险不得转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