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20
劳动法中的“工资”规定为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
劳动法中的“工资”是指用人单位依据国家有关规定或劳动合同的约定,以货币形式直接支付给本单位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一般包括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延长工作时间的工资报酬以及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工资”是劳动者劳动收入的主要组成部
年假补偿劳动合同法是用人单位根据生产、工作的具体情况,并考虑职工本人意愿,统筹安排年休假。用人单位确因工作需要不能安排职工年休假或者跨1个年度安排年休假的,应征得职工本人同意。
根据国家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通常都按最长3天计算,再婚的劳动者,只要两个人之间结成的是合法婚姻,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与初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并无不同,员工再婚,也可享受带薪婚假。
根据国家规定,婚假1-3天,结婚双方不在一地的另外给予路程假,通常都按最长3天计算,再婚的劳动者,只要两个人之间结成的是合法婚姻,同样受到国家法律的保护,与初婚劳动者的法律地位并无不同,员工再婚,也可享受带薪婚假。
如果用人单位安排劳动者在法定休假日和婚丧假期间放假的,应当按劳动合同约定的工资来支付;休息日安排劳动者工作又不能安排补休的,用人单位支付的加班工资应当不低于平时工资的百分之二百;法定休假日安排劳动者工作的,用人单位支付的加班工资应当不低于平
劳动法未规定婚假的天数,但在行政法规和规范性文件里规定了婚假天数为1-3天,每个地方关于婚假的天数不一样。2016年6月,29个省取消了原有的晚婚假,其中有11个省份删除了相关晚婚假的条例,与国家法律规定保持一致,仅有三天法定婚假。这些省份
劳动法并没有规定婚嫁的天数,职工结婚如果是在北京、上海、天津,婚假一般有三天,晚婚的假期有七天。如果是在重庆,婚假一般有三天,晚婚的天数是十天。如果是在甘肃,晚婚的假期会被提到三十天。在河南,婚假通常是三天,对于晚婚是十八个工作日,一共是二
劳动法病假工资的规定: 在劳动合同中有约定的,按照劳动合同的约定基数计算,但约定的基数不能低于对应的职位的工资标准。在劳动合同中没有约定的,有工会的或者职工代表的,可以在集体劳动合同中约定病假的工资计算基数,如没有工会的,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
《劳动法》职工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的,病假工资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具体的计算方式要根据双方签订的劳动合同和单位的规章制度。
我国劳动法并未对病假工资作出规定,但是相关法律法规对病假工资作出了规定。首先,职工如果是因为工作原因受到伤害的话,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在停工留薪期内,职工的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其次,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
暑假工工资劳动法的规是: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2、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的工资不得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 3、校外勤工助学酬金标准不应低于学校当地政府或有关部门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由用人单位、学校与学生协商确定,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