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5
患有精神病的一方不能起诉离婚,其父母应当依照特别程序申请法院认定民事行为能力,然后根据认定结果,进一步确定是否可以由本人直接起诉或者是否需要变更监护人,以及由何人代理诉讼。 经法院特别程序认定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则可由当事人直接起诉离婚
有精神病的一方要去起诉离婚的,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如果其没有诉讼能力的,由其监护人来代为参加诉讼活动。
精神病人能提起离婚诉讼。精神病人要区分情况,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如果他们在精神正常的情况下离婚,就会和正常健康的人离婚。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和限制行为能力人需要
精神病人离婚,法院判决离婚财产会根据夫妻双方实际情况裁量。 在判决夫妻共同财产时,一方是精神病人的,考虑到其生活能力,会适当对精神病人这一方多分,照顾婚姻关系中精神病人一方。 根据2021年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八十七条规定
和精神病人离婚到法院起诉如果适用普通程序的,则可能需要六个月,如果适用简易程序的,则可能需要三个月,法律规定适用普通程序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审结。
没有被认定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精神病患者可以按以下程序书写离婚起诉状:首先,应当写明当事人的基本身份信息。然后,应当写明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最后,应当写明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
一般情况下,隐瞒精神病起诉离婚的,通常需要以下的证据:当事人的陈述、书证、物证、视听资料、电子数据、证人证言、鉴定意见、勘验笔录等。除此之外,当事人提交的证据必须要经过法院,或其他相关部门的查证,确认属实后,该证据才可以作为认定事实的根据,
丈夫患有精神病的,女方可以向对方的住所地或者经常居住地的人民法院起诉离婚。若丈夫患有精神病属于无诉讼行为能力人的,可以由他的监护人作为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
精神病人能不能提起离婚诉讼情况如下: 1、不能完全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2、无法识别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3、无民事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人需要设立诉讼代理人,一般由父母或近亲属代理,夫妻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