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20
工资争议不是必须要劳动仲裁。发生工资争议后,劳动者可以与用人单位协商,可以请工会或者第三方共同与用人单位协商,也可以通过调解的方式来处理,不是必须要申请仲裁。
对劳动争议有管辖权的是劳动合同履行地或者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当事人可以选择向其中一个劳动仲裁委申请仲裁,若双方当事人分别向上述仲裁委提出申请,则由劳动合同履行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管辖。
劳动争议立案没有数额要求。用人单位拖欠工资是违法的。劳动者可以向当地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维权。只要发生违法行为,就可以申请劳动仲裁,不服劳动仲裁裁决的,也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时效内应提出劳动仲裁申请,劳动者超过仲裁时效提
集体劳动争议的人数一方在十人以上,有共同请求的可以推举代表参加调解、仲裁或者诉讼活动。劳动争议解决方式:双方当事人协商;向调解组织申请调解;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劳动争议中的证据主要有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主体资格证据,即单位的营业执照、劳动者的身份证等;以及能证明当事人主张的书证(例如工资支付凭证或记录)、物证、证人证言等。
劳动争议仲裁地不需要约定。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劳动履行地或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负责管辖本区域内发生的劳动争议。因此劳动争议不需要约定仲裁管辖地。
劳动争议案件必须满足以下条件: 1、劳动争议必须经过仲裁; 2、起诉人必须是劳动争议的一方当事人; 3、必须有明确的被告; 4、必须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根据; 5、有效时限内提出诉讼。
劳动争议仲裁有时效要求,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提出仲裁要求的一方应当自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六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提出书面申请。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不受仲裁时效限制。但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中申请仲裁的时效为1年。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等原因仲裁时效中断的,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力或者有其他正当理由仲裁时效中止的,从中止时效的原因消除之日起,仲裁时效期间继续计算。
一年。劳动争议案件仲裁为前置程序,时效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限为1年,自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从中断时起,仲裁时效期间重新计算。因不可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