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1.03
1年以上劳动仲裁无效。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劳动关系终止的,应当自劳动关系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
当事人依法提请劳动仲裁的时效为一年。但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因拖欠劳动报酬发生争议的,劳动者申请仲裁不受仲裁时效期间的限制。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
《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及《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办案规则》均规定了审理劳动争议案件,仲裁机构应于60日内结案,案情复杂的可适当延期,延长的期限不得超过 30日,即劳动争议仲裁审理期限最长不应超过90日。但现实中,对于仲裁机构的审限并无监督机制
申请劳动仲裁应当提交:劳动仲裁申请书、申请人与被申请人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证据资料:如劳动合同或协议、工资单、工牌、上班打卡记录、同事的证人证言等、劳动者的身份证复印件以及用人单位的工商资料。
劳动仲裁,通常在提交申请书时,同时递交证据材料。开庭时征得首席仲裁员同意的情况下,可以提交新证据。逾期未提交的,仲裁委员会可以不组织质证。如果影响到案件关键性证据的,一般情况仲裁委员会会再给3到5天的时间补充,然后再次开庭质证。
申请劳动仲裁需要提交的材料:劳动仲裁申请书;劳动者身份证明;有委托代理人的,授权委托书及委托代理人的身份证明;用人单位工商注册信息资料;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提交证据材料清单;其他。
申请劳动仲裁,一般需要提供下列资料: 一、申请书:劳动仲裁申请书一式三份,应当如实准确填写,两份提交给仲裁委,一份由申诉人留存。 二、身份证(明),一般提交劳动者本人的身份证的原件及复印件。 三、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聘用合同或协
申诉人向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争议仲裁时,应当提交下列材料: 1、提供相应的能证明仲裁请求的证据材料; 2、仲裁当事人可以委托一至二名律师或者其他人代理参加仲裁活动。 3、申诉书,并按照被诉人数提交副本。 4、申诉人和被申诉人的身份证明材料。
申请书应载明法定内容,包括: 1、劳动者的姓名、性别、年龄、职业、工作单位和住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2、仲裁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理由; 3、证据和证据来源、证人姓名和住所。书写仲裁申请确有困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