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1、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 2、由《著作权法》明确排除的作品。 3、已过保护期的作品。超过保护期限的作品,便为社会所公有,不受著作权法保护。
不受著作权保护的对象: (一)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 (二)时事新闻; (三)历法、通用数表、通用表格和公式。
1、违反法律或者公共利益的作品只能是违反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常委会制定的法律才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不包括违反了行政法规、地方法规和部委规章在内。例如,宣传色情、暴力、分裂国家等作品。 2、由《著作权法》明确排除的作品 (1)法律、法规、
著作权保护期限是指著作权受法律保护的时间界限。在著作权的期限内,作品受著作权法保护;著作权期限届满,著作权丧失,作品进入公有领域。著作权包括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 1、著作人身权中的署名权、修改权和保护作品完整权,是与特定的人身相联系的权利,
著作权保护时间原则上是50年。且如果是自然人的作品,其发表权等权利的保护期为作者终生及其死亡后五十年。如果是视听作品,其发表权的保护期为五十年,截止于作品创作完成后第五十年的12月31日。但涉及署名权,修改权,保护作品完整权不受保护期限的限
国际保护主要表现为如下几方面: (1)没有条约的情况下,在互惠基础上进行国际保护; (2)订立双边、多边条约、地区性公约进行国际保护,比如,美洲国家间订立的《泛美公约》; (3)签订世界性的著作权保护公约。如《保护文学艺术作品伯尔尼公约》、
受保护。我国对于知识产权一般分为三大类,有专利权还有著作权最后还有就是商标权。知识产权客体是指人们在科学、技术、文化等知识形态领域中所创造的精神产品,即知识产品。知识产品是与物质产品(即民法意义上的物)相并存的一种民事权利客体。
著作权法不适用于:法律、法规,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其他具有立法、行政、司法性质的文件,及其官方正式译文。法院的判决书是具有司法性质的文件,故不受著作权法的保护。
从中国以往的司法实践看,编曲者的智力成果在著作权法上的地位并未得到承认。编曲的劳动无法独立表达,因此一般并不存在一个独立的编曲权。编曲曲谱并不具有著作权法意义上的独创性,不能成为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