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30
保险诈骗罪的构成特征如下: 1、侵犯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 2、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3、犯罪主体为个人和单位。 4、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票据诈骗犯罪的特点如下: 1、诈骗发案率高,票据诈骗犯罪逐年增加,逐年增加,增加幅度呈上升趋势; 2、诈骗金额巨大,银行和客户损失严重; 3、诈骗活动专业化、团伙化; 4、诈骗手段多样化、智能化; 5、诈骗以汇票为主,有向其他银行结算凭证蔓
网络诈骗犯罪的特点主要如下: 1、网络诈骗犯罪空间虚拟化,行为隐蔽; 2、网络诈骗犯罪网络低龄化、低文化、区域化; 3、网络诈骗犯罪链产业化; 4、诈骗手法多样化,更新速度快; 5、诈骗高危人群犯罪手法多样化,交叉化趋势明显。 网络诈骗通常
集资诈骗犯罪的特点如下: 1、未经有关监管部门依法批准,非法向社会筹集资金,未经批准吸收社会资金的,未经批准公开、非公开发行股票、债券等; 2、承诺在一定期限内给予投资者货币、实物、股权等形式的投资回报。一些犯罪分子以提供种苗等形式吸收资金
刑法对保险诈骗罪做出的规定是: 1、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
毒品犯罪具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1)毒品犯罪是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具有社会危害性; (2)毒品犯罪是触犯刑法的行为,即具有刑事违法性; (3)毒品犯罪是应当受到刑罚处罚的行为,即具有应受处罚性。
(一)诈骗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用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的方法,骗取数额较大的公私财物的行为。诈骗罪侵犯对象不是骗取其他非法利益。其对象,也应排除金融机构的贷款。特别规定了贷款诈骗罪。 (二)通常认为,该罪的基本构造为:行为人以不法所有为目
(一)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所有权。 (二)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骗术,即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方法,使财物所有人、管理人产生错觉,信以为真,从而“自愿地”交出财物。 (三)主观方面,应具有非法占有公私财物的直接故意。
保险诈骗罪的刑事责任有:数额较大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一万元以上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犯罪未遂的特征,根据《刑法》第二十三条,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是犯罪未遂。对于未遂犯,可以比照既遂犯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保险诈骗罪的犯罪主体应当是个人或者单位,具体指投保人、被保险人、受益人。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保险制度和保险人的财产所有权。本罪的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保险法规,采取虚构保险标的、保险事故或者制造保险事故等方法,骗取较大数额保险金的行为。
保险类诈骗犯罪构成条件的认定是: 1、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为故意;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投保人为获取保险金,采取欺骗手段非法获取保险金的行为; 3、客体要件,本罪的客体是保险公司的财产所有权; 4、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是特殊主
信用卡诈骗罪有以下特征: 1、该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即同时侵犯了国家对金融活动的管理秩序和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2、该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使用伪造、作废的信用卡,或者冒用分子人信用卡,或者利用信用卡政府间透支,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