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有下列特点: 1.因追索劳动报酬、保险福利、解除劳动合同经济补偿等经济利益争议居主导地位。 2.非公有制企业劳资纠纷数量占绝大多数。 3.家庭作坊与劳动者之间发生的劳资纠纷增多且处理难度大。
不能仲裁的纠纷: 1、涉及婚姻、家庭、继承的纠纷不能仲裁; 2、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提请仲裁的当事人必须是民事主体,而不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合同纠纷的种类非常多,常见的如:缔约过失责任纠纷;预约合同纠纷;确认合同效力纠纷;债权人代位权纠纷等;如果按照合同类型来区分,又可以分为:买卖合同纠纷、拍卖合同纠纷、建设用地使用权合同纠纷、借款合同纠纷、赠与合同纠纷、保证合同纠纷、抵押合同
1、主体限于医患双方; 2、客体为人身权和财产权; 3、内容围绕诊疗护理服务关系的争执而展开; 4、医患纠纷的产生不都是从患者引发的; 5、医患纠纷是不可避免的,医患双方是一种对立统一的关系。
离婚后财产纠纷有: 1、当事人双方离婚时,未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的夫妻财产进行分割,离婚后对于财产的分配问题产生的纠纷; 2、当事人协议离婚时达成了财产分割协议,离婚后因履行上述财产分割协议而发生纠纷,由此提起诉讼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 3、
医疗纠纷是指医患对医疗后果产生纷争而向医疗单位、卫生行政部门请求处理引起的纠纷。防范医疗纠纷有几个要点:第一,加强医疗管理,提高医疗质量;第二,医疗以及护理人员要学法懂法;第三,执行查对制度,要求医疗人员将查对意识和责任意识贯穿整个医疗过程
民事纠纷的解决方式具体如下: 1、协商解决;双方当事人在平等自愿的基础上,通过友好协商、互谅互让达成和解协议,进而解决纠纷。 2、调解解决;在有关组织(如人民调解委员会)或中间人的主持下,在平等、自愿、合法的基础上分清是非、明确责任,并通过
可以申请仲裁解决的纠纷有: 1、因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福利、培训以及劳动保护发生的争议; 2、因订立、履行、变更、解除和终止劳动合同发生的争议; 3、因确认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等。
1、通过借款合同、借款协议、借条、欠条、还款承诺书等证明借贷关系存在。 2、通过收条或各次还本付息的付款凭证证明已经还款。 3、通过身份证等身份证明材料证明诉讼当事人的主体资格。 4、通过本金金额的计算清单、利息金额的计算清单证明诉讼请求金
个人借款不还,当事人可以通过协商、调解、仲裁或诉讼的方式索要欠款。法院判决履行之后,对方不履行,可以申请强制执行对方财产。民间借贷起诉流程: 1、写好起诉书; 2、携带证据和起诉书到法院立案并交诉讼费; 3、法院审查确定受理后就会开庭审理;
民间借贷纠纷的利息的认定: 1、自然人之间的借款合同对支付利息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确的,视为不支付利息。 2、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民间借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第二十六条规定,借贷双方约定的利率未超过合同成立时一年期贷款市场报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