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1
业主可以在物业管理活动中,行使下列业主权利: (一)按照物业服务合同的约定,接受物业服务企业提供的服务; (二)提议召开业主大会会议,并就物业管理的有关事项提出建议; (三)提出制定和修改管理规约、业主大会议事规则的建议; (四)参加业主大
中止探望权的管辖是由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被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特殊情形下,由原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原告住所地与经常居住地不一致的,由原告经常居住地人民法院管辖。
探望权的特点是:主体是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探望权是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亲或母亲一方享有的与未成年子女探望、联系、会面、交往、短期共同生活的权利。行使探望权利的方式、时间由当事人协议;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判决。
当父或母行使探望子女权利时,如果已经危害或者可能危害子女的身心健康时,另一方可以就此向法院提起诉讼,请求法院中止该方探望子女的权利,但不能主动不许对方探望子女。 法院可以判决暂时“中止”该方探望权,但不能彻底“终止”父或母一方的探望权,因为
不直接抚养的父或母是不可以放弃探视权的。 因为探视权不仅是一种法定权利,也是一种法定义务。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法定义务不因当事人的自由意志而消灭。即当事人作出的放弃法定义务的行为无效。 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或者母,有探望子女的权利,
自愿中止探望权是不可以的。探视权是属于不直接抚养方的一种民事权利,任何人都不能无故进行剥夺。即便是在离婚协议书中,不直接抚养方写明自己是在自愿情况下放弃孩子探视权的,其行为也是无效,不受法律保护的。
探望权是可以中止的。探望权的中止条件如下: 1、探望权人患有严重的传染病。 2、探望权人不按协议或判决确定的探望方式、时间、地点探望,严重影响子女生活学习。 3、探望权人将子女带入色情场所或让子女观看不健康的影视、书刊的。 4、探望权人道德
探望权不能转移。探望权是基于亲权产生的派生权利,是基于父母的身份而取得一种身份权,只要身份关系存在,探望权就应该是非直接抚养一方的权利。 身份权的基本特征之一即为专属性,法律规定由谁享有就只能由谁享有,不能转移。
目前为止我国法律没有明文规定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的法律,需要协商确定。法律中规定,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隔代长辈是否享有探望权,需要看他们是否是承担抚养、教育未成年子女义务的监护人。所以一般情况下隔代长辈的探望权是没有受到强制限制的。
对子女的探望权中止条件是只要直接抚养孩子的一方认为探望权人的探望行为不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或者是探望权人与子女感情严重恶化,子女坚决拒绝其探望的。直接抚养孩子的父亲或者母亲就可以向法院申请中止对方的探望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