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1.01
根据我国有关法律规定,用人单位对工伤职工的赔偿标准应该按照《工伤保险条例》执行,其中,被评定了伤残等级的员工应该按照相应的伤残等级进行赔偿。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职工治疗工伤应当在签订服务协议的医疗机
职工工地发生工伤无伤残由工伤保险基金赔偿,医疗费用根据医疗机构的发票确定,伙食补助费和住院期间护理费根据当地标准确定,停工留薪期工资按原工资福利支付。用人单位未依法缴纳工伤保险的,全部由用人单位支付。
依据为《劳动合同法》第四十八条:用人单位违反本法规定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劳动者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的,用人单位应当继续履行;劳动者不要求继续履行劳动合同或者劳动合同已经不能继续履行的,用人单位应当依照本法第八十七条规定支付赔偿金。第四十七
一、单位的职工因为生病或者意外受伤的,需要暂停工作到医院接受治疗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职工实际参加工作的年限和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综合判定职工的病假,一般是基于三个月到两年的病假。 二、职工在享受病假期间可以正常收工资的。 三、但是病假期间的工
解除劳动合同后,要经过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鉴定的程序一般工伤赔偿才能到位,其中作出工伤认定决定的时间一般是六十日内;而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一般应在六十日内作出鉴定意见,必要时,可延长三十日。
赔偿金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向劳动者支付。 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向劳动者支付半个月工资的经济补偿。 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的年限最高不超
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未与劳动者签劳动合同的,要自用工的第二个月起每月向劳动者支付双倍工资,但以劳动者在单位的实际工作时间来支付,且最多支付不超过十一个月的双倍工资。
工伤亦称“公伤”、“因工负伤”。职工在生产劳动或工作中负伤。根据国家规定,执行日常工作及企业行政方面临时指定或同意的工作,从事紧急情况下虽未经企业行政指定但与企业有利的工作,以及从事发明或技术改进工作而负伤者,均为工伤。如果是在工作期间受的
无劳动合同,工人受伤算不算工伤,需要结合具体情况分析。依据劳动合同法,建立劳动关系也可以没有书面劳动合同,在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时且劳动者能够证明存在事实劳动关系时,职工工伤应由用人单位承担责任。
单位违法解除终止劳动合同的,应当按照经济补偿标准的二倍来赔偿劳动者。即劳动者在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单位要赔偿两个月的工资;六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不满六个月的,单位要赔偿一个月的工资。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签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超过一年未签订,视为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支付双倍工资一般不超过11个月。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依法按期终止劳动合同的,一般不需要赔偿劳动者,但如果是单位主动提出不续约的,则要向劳动者支付经济补偿金,补偿标准是按劳动者在本单位的工作年限,每满一年就支付一个月的工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