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04
1、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 2、窃取财物,是指行为人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将自己管理的公共财物非法占有的行为,也就是通常所说的监守自盗等。
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他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行为。贪污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包括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又包括公共财产所有权。其中,国家工作人员公务行为的廉洁性是贪污罪的主要客体。贪污罪
贪污罪的主体如下: 1、国家机关工作人员; 2、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3、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委派非国有公司、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 4、其他依法从事公务的人员; 5、受国家机关、
贪污罪的定义有: 1、贪污救灾、抢险、防洪、优抚、扶贫、移民、救济、防疫、社会捐赠等特定资金和物资; 2、因贪污、受贿、挪用公款受到党纪、行政处分或者故意犯罪受到刑事追究的; 3、赃款赃物用于非法活动; 4、是拒不说明赃款赃物的去向,导致赃
贪污罪的处罚有: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
贪污罪量刑标准: 1、贪污受贿罪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的,并处十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的罚款; 2、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并处二十万元以上二倍以下的罚款或者没收财产; 3、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的,并处五十万元以上二
1、侵吞财物,是指行为人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归自己或他人所有的行为。概括起来侵吞的方法主要有三种:一是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加以隐匿、扣留,应上交的不上交,应支付的不支付,应入帐的不入帐。二是将自己管理、使用或经手的公共财物
1、个人贪污数额在5千元以上的; 2、个人贪污数额不满5千元,但具有贪污救灾、抢险、防汛、防疫、优抚、扶贫、移民、救济款物及募捐款物、赃款赃物、罚没款物、暂扣款物,以及贪污手段恶劣、毁灭证据、转移赃物等情节的。 3、个人受贿数额在5千元以上
贪污罪的手段有以下: 1、将自己管理或经手的公共财物加以隐匿、扣留; 2、将自己管理、使用或经手的公共财物非法转卖或擅自赠送他人; 3、将追缴的赃款赃物或罚没款物私自用掉或非法据为己有; 4、利用职务之便,采取秘密窃取的方式,非法占有自己管
贪污罪量刑有: 1、贪污数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 2、贪污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没收财产; 3、贪污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贪污罪的特征如下: 1、犯罪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 2、侵犯公共财产,是指国有财产、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和用于扶贫等公益事业的社会捐赠或者专项基金的财产; 3、主观上有犯罪的意图。行为主要表现为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取、骗取或者以其
贪污贿赂罪的种类: (一)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实施的非法占有、使用、私分国有财物或公共财物的犯罪。 (二)就国家工作人员职务事项,实施的提供、介绍、非法收受或者索取公私财物的犯罪。 (三)国家工作人员的财产不明和隐瞒境外存款的犯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