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30
一般紧急避险造成损害的,当事人不负刑事责任。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损害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避险过当是紧急避险超过必要限度造成不应有的危害的行为。 紧急避险必须具备以下四个条件: 1.必须是公共利益、本人或
已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需要承担法律责任。16周岁是完全承担刑事责任年龄,对犯罪的后果应当全部承担。同时法律规定,未成年人犯罪应当从轻或减轻处罚,也不适用死刑。
法定年满14周岁需要负刑事责任的犯罪有: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死亡、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爆炸罪以及投放危险物质罪。
盗窃犯判刑的,分为三种情况。分别是:1、数额较大的或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2、数额巨大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3、数额特别巨大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
醉酒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因为根据《刑法》第十八条,醉酒并不是法定的免除责任事由,需要依法承担刑事责任。而且,醉酒也不是从轻处罚的理由,法律在处理时,会按正常的犯罪行为进行处理。
如果防卫过当将人打伤:经鉴定属于轻伤以上要承当刑事责任,构成故意伤害罪。看伤情鉴定来适用法定刑区间。如果受害人有过错的,可以适当减轻处罚。如果是轻伤害一般是管制或拘役,如果是重伤害是三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根据《刑法》第十八条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定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犯盗窃罪的,根据盗窃金额的不同,以及盗窃行为的不同,量刑也会有所不同。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
认定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需要能够证明行为人实施了秘密窃取的行为,如证明犯罪过程的录音录像、被害人的陈述、证人证言等。行为人构成盗窃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
不负刑事责任属于无罪。不追究刑事责任,是因为立案后经侦察后确认没有犯罪事实,或者犯罪情节显著轻微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或者具有其他依法不追究刑事责任情形的,案件就此终结的情形。 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主要有如下: 1、承担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
不承担刑事责任并不等于无罪。犯罪嫌疑人可能会因为情节很轻、或数额很小、年龄未到等情况,免除刑事责任,但是同样是构成犯罪的。 刑事责任是指犯罪人因实施犯罪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按刑事法律的规定追究其法律责任,包括主刑和附加刑两种刑事责任。
共同犯罪的主犯,应当按照其所参与的或者组织、指挥的全部犯罪处罚。主犯是指组织、领导犯罪集团进行犯罪活动或者在共同犯罪中起主要作用的犯罪分子。
追究了刑事责任,有民事责任的,还需要承担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一条规定:“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而遭受物质损失的,在刑事诉讼过程中,有权提起附带民事诉讼。被害人死亡或者丧失行为能力的,被害人的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起附带民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