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1
终结本次执行程序的适用条件:法院已向被执行人发出执行通知、责令其报告财产;已发出限制消费令,将其纳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已穷尽财产调查措施;且自执行案件立案之日起已超过三个月,仍无可查找的财产的。
死刑不适用的情形有以下几种: 1、犯罪时不满18岁的人; 2、审判时怀孕的妇女; 3、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死刑是指基于法律赋予的赋予的权力结束犯人的生命。受到这种惩罚的人通常犯下严重的罪行。
不适用缓刑的情形有: 1.被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犯罪分子,具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宜适用缓刑。 (1)数罪并罚的(指故意犯罪)。一人犯数罪,一般犯罪人的犯罪主观恶性较大。 (2)不认罪的。适用缓刑的前提条件之一是有悔罪表现。连自己的
公安机关在调查刑事案件时,根据证据情况,认为不构成犯罪的,可以直接转为治安案件处理。如果违法行为已经构成犯罪的,是不能再转为治安处罚的。但是如果不构成犯罪的,可以转为治安处罚。具体情形需要根据实际案情来决定能否刑事转治安处罚,如刑事案件不构
只有刑事诉讼才有速裁程序。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和速裁程序的区别为: 1、审判形式不同,简易程序可以组成合议庭也可以由审判员独任审判;速裁程序只能由审判员独任审判。 2、简易程序的案件人民检察院应当派员出席法庭,速裁程序的应当当庭宣判。 3、审
附条件的合同的条件包括延缓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否定条件。根据民法典规定,民事法律行为可以附条件,但是根据其性质不得附条件的除外。附生效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生效。附解除条件的民事法律行为,自条件成就时失效。
民事案件是人民法院按照法律的规定,为更好的审理和解决公民之间的矛盾,根据法律的性质对受理案件所做好的分类。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被指控违反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的案件。为了追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刑事责任,国家立案侦查、审判和刑事制裁,
《刑事诉讼法》规定的刑事立案条件如下: 1、有犯罪事实。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 2、依照法律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
刑事案件撤案的条件有: 1、审查后发现不存在犯罪事实的; 2、发现犯罪事实并非被告人所为,无充分证据的; 3、其他法律法规不予追究其刑事责任的; 4、原告不起诉或不在追究的; 5、缺乏罪犯的自诉案件,自诉人没有补充证据,应说服自诉人撤回自述
民事案件的申诉途径主要有上诉和申请再审,当事人不服地方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当事人对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认为有错误的,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申请再审。
人事纠纷适用仲裁前置程序。仲裁前置程序是指劳动争议当事人在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前,必须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不服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仲裁裁决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决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劳动争议需要先仲裁后诉讼。劳动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