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认定犯罪的故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必须是明知的。这种明知既包括明知必然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也包括明知可能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 2、行为人必须是希望或者放任这种危害结果的发生。不论行为人明
犯罪中止的认定: 1、行为人在主观方面有中止犯罪的决意; 2、行为人在客观方面实施了中止犯罪的行为; 3、犯罪中止必须发生在犯罪过程中; 4、犯罪中止必须是有效地停止了犯罪行为或者有效地避免了危害结果。
认定诈骗行为人的行为构成犯罪的,可以通过其违法所得的数额进行认定。根据我国最高人民法院所出台的司法解释规定,诈骗公私财物价值三千元以上的,即属于数额较大,公安机关应对其按照刑事案件的标准立案追诉。
团伙犯罪的认定: 1、人数较多,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 2、经常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 3、有预谋地实施犯罪活动; 4、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或其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5、有明显的首要分子。
一切危害国家主权、领土完整和安全,分裂国家、颠覆人民民主专政的政权和推翻社会主义制度,破坏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侵犯国有财产或者劳动群众集体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私人所有的财产,侵犯公民的人身权利、民主权利和其他权利,以及其他危害社会的行为,依
犯罪未遂的认定: 1、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施犯罪,这是区分犯罪未遂与犯罪预备的根本标志; 2、犯罪没有得逞; 3、犯罪没有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未遂是指犯罪分子已经着手实行犯罪,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而未得逞的犯罪停止形
认定疏忽大意的过失,关键在于正确判断能够预见、应当预见,其中应注意以下几点: 1、由于事件已经发生,行为与结果之间的因果关系的发展过程已清楚地展现出来故司法工作人员不应由此逆推行为人能够预见、应当预见; 2、不能因为结果严重就断定行为人能够
单位犯罪是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等法定单位,经单位集体研究决定或由有关负责人员代表单位决定,为本单位谋取利益而故意实施的,或不履行单位法律义务、过失实施的危害社会,而由法律规定为应负刑事责任的行为。
认定过失犯罪: 1、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2、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从刑法分则的规定看,这些结果一般都是较为严重的结果。刑法第330条和第332条除外(由于过失犯罪是结果犯,只有特定结果发生了,才成立犯罪)。
犯罪中止的认定包括: 1.必须是在犯罪预备或者犯罪实行过程中放弃犯罪,这是成立犯罪中止的前提条件; 2.必须是自动放弃犯罪,这是犯罪中止的实质性条件; 3.必须是彻底放弃犯罪。彻底放弃犯罪,是指行为人彻底打消了继续并完成犯罪的念头,彻底放弃
1.人数较多(三人以上),重要成员固定或基本固定; 2.经常纠集一起进行一种或数种严重的刑事犯罪活动; 3.有预谋地实施犯罪活动; 4.不论作案次数多少,对社会造成的危害或其具有的危险性都很严重; 5.有明显的首要分子。有的首要分子是在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