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4.14
劳动纠纷的处理机构: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依法设立的基层人民调解组织;在乡镇、街道设立的具有劳动争议调解职能的组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人民法院;其他。劳动纠纷是指劳动关系的当事人之间因执行劳动法律、法规和履行劳动合同而发生的纠纷。
劳动报酬争议的诉讼时效是一年。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其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计算。前款规定的仲裁时效,因当事人一方向对方当事人主张权利,或者向有关部门请求权利救济,或者对方当事人同意履行义务而中断。
拒不支付劳动报酬罪的具体标准如下: 1、主体要件,主体为一般主体; 2、主观要件,主观上只能是故意的; 3、对象要件,对象侵犯劳动者的财产权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 4、客观要件,客观上,通过转移财产、逃避等方式逃避支付劳动者劳动报酬或者有
应该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劳动争议案件,不论是先通过仲裁前置程序后起诉,还是依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问题的解释(一)》的规定直接起诉,都应由由用人单位所在地或合同履行地的基层人民法院管辖。
劳动合同依法订立即具有法律约束力。当事人必须履行劳动合同规定的义务,任何一方不履行合同规定的义务或者违反合同的规定,都要承担法律责任,因此给对方当事人造成损失的应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劳动报酬诉讼时效期间从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计算。但是,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人民法院可以延长诉讼时效期间。超过诉讼时效期间,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
诈骗罪的法律依据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六十六条:“诈骗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
劳动报酬问题解决途径: (1)协商,劳动争议发生后,劳动者既可以直接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也可以请工会或第三方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以达成和解协议,但是协商并非解决劳动争议的必经程序; (2)调解,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不愿协商或者协商不成的,可
劳动争议具有法律效力的情形有: 1、追索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用、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不超过当地月最低工资标准12个月的争议; 2、执行国家劳动标准在工作时间、休息休假、社会保险等方面的争议。对终局裁决以外的普通裁决不服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仲
劳动报酬的法律规定有: 1、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同工同酬。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工资水平逐步提高。国家对工资总额实行宏观调控; 2、用人单位根据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特点和经济效益,独立确定本单位的工资分配方式和工资水平; 3、国家实行最
处理劳动纠纷的机构主要包括劳动仲裁委员会和人民法院。发生劳动争议的,需要先向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劳动仲裁,对于劳动仲裁的结果不满意的,此时可以人民法院起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