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2
刑事案件审判程序:1、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2、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3、法庭调查,通过向被告人或
1、庭前准备;查阅公诉人移送审查起诉的案卷材料,必要时召开庭前会议排除非法证据; 2、开庭,开庭审理前,由书记员查明各诉讼参与人是否已经到庭、宣读法庭规则等,查明被告人基本信息,告知相关诉讼权利; 3、法庭调查,通过向被告人或证人发问以及举
刑事诉讼发回重审的情形,根据《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六条第三项规定,原判决事实不清楚或者证据不足的,可以在查清事实后改判;也可以裁定撤销原判,发回原审人民法院重新审判。 第二百三十八条规定,第二审人民法院发现第一审人民法院的审理有下列违反法
涉外刑事案件审理程序: 1、涉案案件中的外国籍被告人享有我国法律规定的诉讼权利并承担义务。 2、涉外刑事案件的审判应当公开进行。但涉及国家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案件,不公开审理。 3、人民法院审判涉外刑事案件,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通用的语言、文字,
刑事案件批捕后申请取保的程序: 1、被羁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当事人聘请的律师,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 2、公安及司法机关在接到取保候审的申请书后,应当在7天之内作出是否同意的答复; 3、由公安机关执行取保候审。
1、受害人或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以及他们的诉讼代理人提起自诉的,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2、人民法院应当在收到自诉状或口头告诉第2日起15日内作出是否立案的决定,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带为告诉的
刑事案件取保候审的流程具体如下:提出申请:被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有权提出取保候审的申请。犯罪嫌疑人被逮捕的,其聘请的律师可以为其申请取保候审。相应的批准机关作出决定: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在接到取保候审的
刑事案件重审程序规定: 1、申请再审的主体是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 2、应当重新审理,有影响定罪量刑的新证据,依法排除原证据,主要证据有矛盾等; 3、可以决定再审的部门有,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案件、最高人民法院对各级人民法院等;
刑事诉讼案件首先应该提起自诉,并提交刑事自诉状。在法院进行对自诉案件的受理之后,15日内应该审核完毕。如果法院审查之后,认为该案件符合受理的案件,那么应当尽快立案,并进行文字通知。如果核查之后发现是一些缺乏证据的案件,那么就应当撤诉或者是驳
我国人民法院对于刑事自诉案件进行审理所经过的庭审程序包括:核对当事人身份,宣布合议庭成员,告知当事人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当事人陈述案件事实。出示书证、物证和视听资料;双方当事人就证据材料发表意见。各方当事人就有争议的事实和法律问题,
1、提起自诉应当提交刑事自诉状;同时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应当提交刑事附带民事自诉状。 2、对自诉案件,法院应当在十五日内审查完毕。经审查,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决定立案,并书面通知自诉人或者代为告诉人。不符合的,应当说服自诉人撤回起诉;自诉人
刑事案件办案程序如下: 1、立案,指公安机关、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或者对于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材料,以及自诉人起诉的材料,按照各自的管辖范围进行审查后,决定作为刑事案件进行侦查或者审判的一种诉讼活动; 2、侦查,侦查是指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