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1.11
行政诉讼的受案范围的否定式规定:如果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对国防、外交等国家行为;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行政决定、命令;以及人事奖惩、任免等决定提起行政诉讼的,法院不予受理。
行政诉讼的赔偿书需写清楚下列内容:受害人的姓名、性别、住所等基本信息;赔偿义务人的名称、地址等基本信息;具体的赔偿请求;事实根据和理由;以及申请人的签名、盖章、和日期等。
一、标题方正小标宋简体2号字不加粗。副标题用3号楷体字居中排印。 二、正文仿宋3号字一级标题黑体二级标题楷体三级标题仿宋加粗。独立成段的小标题末尾无标点符号小标题之后接着排印正文的末尾有句号。题目与正文空一行。 三、正文中的序数顺序。 四
提起行政赔偿诉讼的具体流程: 1、由请求人以书面方式提起诉讼,或者不能提出书面的诉状的,以口头方式提出; 2、由法院对赔偿请求进行初步审查并决定是否立案; 3、相关机关进行审查; 4、案件审理和执行。
行政判决书和行政裁定书: 1、用途不同。行政判决书是用于第一审程序的行政判决书。 行政裁定书是驳回起诉用。 2、包含对象不同。行政裁定书要写明被告,原告,第三人明姓名或名称等基本情况以及写明行政机关名称和所在地址。行政裁定书要写明原告,被告
行政诉讼受案范围的行政行为是政拘留、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和执照、责令停产停业、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罚款、警告等行政处罚;限制人身自由或者对财产的查封、扣押、冻结等行政强制措施和行政强制执行;申请行政许可,行政机关拒绝或者在法定期限内不
民事诉状,应当按照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条规定“起诉状应当记明以下事项: (一)当事人的姓名、性别、年龄、民族、职业、工作单位和住址,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主要负责人的姓名、职务; (二)诉讼请求和所根据的事实与理由; (
1、文头。一般写“民事起诉书”或“民事起诉状”。 2、列明诉讼主体。原告和被告是基本的诉讼主体。有第三人的,还要列明第三人。 自然人诉讼主体的,要按照“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日,职业,住址,身份证号、联系方式”的顺序写明。其中姓名、性别
行政诉讼判决的种类有:行政行为正确无误的,判决驳回原告的诉讼请求;行政行为有错误的,判决被告重新作出行政行为;被告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判决被告在一定期限内履行;被告依法负有给付义务的,判决被告履行给付义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