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9.05
未成年罪犯可适用的刑种如下: 1、管制,是五大主刑中最轻的刑种。根据管制的特点,适用于未成年人,有利于使未成年人继续正常生活和学习,感受社会和家庭的温暖,从而更有利于其转型; 2、拘役,刑期较短,适用于刑期较轻但需要拘留的罪犯,适用于未成年
对于正在服刑期间的犯罪分子适用减刑的适用范围包括在服刑的过程中表现良好或有重大立功表现的被判处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死缓罪犯由分监区根据留所服刑罪犯的表现进行计分考核,符合减刑条件的在两年期满后可以依法减为有期徒刑或者无
以下八种情况不适用缓刑。 1、三年以上有期徒刑; 2、累犯; 3、无期徒刑; 4、犯罪集团的头目; 5、没有悔罪表现; 6、因侵犯知识产权被刑责或行政处罚再次侵犯知识产权构成犯罪; 7、拒不交出违法所得; 8、特殊法律法规不宜适用缓刑。
罪犯可以适用缓刑的具体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包括: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且同时满足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同时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
适用缓刑的罪犯有: 1、被判处拘役或者短期有期徒刑; 2、犯罪分子确有悔改表现,法院认为暂不执行所判刑罚也不致于再危害社会; 3、罪犯不属累犯和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
罚金主要适用以下犯罪类型: 1、刑法分则第三章规定的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2、刑法分则第五章规定的侵犯财产罪; 3、其他故意犯罪,如刑法分则第六章规定的妨害社会管理秩序罪等。
不适合适用死刑的罪犯为: 1、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和审判的时候怀孕的妇女,不适用死刑。 2、审判的时候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犯放火罪的,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 “尚未造成严重后果”包括两种情况:放火行为没有造成任何实际损害后果;放火行为造成了一定的实际损害后果,但并不严重。致人重伤、死亡或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
失火罪需要的犯罪构成如下: 1、客体要件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或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从实践来看,本罪对公共安全的危害通常表现为,危害重大公私财产的安全和既危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健康,又危害重大公私财产安全两
失火罪的犯罪构成: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共安全,即不特定多数人的生命安全; 2、客观要件,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实施引起火灾,造成严重后果的危害公共安全行为; 3、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 4、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犯了放火罪既遂的量刑处罚:尚未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放火罪是指故意放火焚烧公私财物,危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对放火罪而言其既遂与犯罪未遂的界限在于是否点火,从被点物开始独立燃烧时即构成犯罪的既遂。在用火柴点火时被风吹灭被抓住则是犯罪未遂,所以危险犯有既遂与未遂之分,其标准在于危险状态是否达到一定程度,即刑法规定的危险状态。一般而言,犯罪既遂以后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