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7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律规定,向社会公众(包括单位和个人)吸收资金的行为,同时具备四个条件: 一是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 二是通过媒体、推介会、传单、手机短信等途径向社会公开宣传; 三是承诺在一
对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既遂的惩罚为: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非法吸收公共存款罪;其中有个数额特别巨大;数额特别巨大的认定标准;如:单位非法吸收公共存款500万以上,这个500万是报案人的存款达到500万,还是经过侦查,单位非吸总数超过500万。(500万以内,刑期1-3年;大500万以上,可判3-1
破产企业如果具有下列情形的,涉及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该企业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一百万元以上;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一百五十户以上;以及其他扰乱金融秩序情节严重的情形。
1.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复杂客体,既侵犯了公私财产所有权,又侵犯了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客观方面:未经中国人民银行批准,向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以或者不以吸收公众存款的名义,出具凭证,承诺在一定期限内还本付息,扰乱金融秩序的行为。
可以申请取保候审。取保候审属于刑事诉讼期间对犯罪人的临时强制措施,适用于刑事诉讼期间的任何阶段。但是否能办理,要根据所犯罪行和具体情节是否符合取保的条件。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是指违反国家金融管理法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300万量刑标准:属于:”数额特别巨大“所以会被判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还要处罚一定的罚金。如果是单位犯本罪的话,那么单位就要处罚金,对直接负责人按照法律规定处罚。
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构成要件有: 1、本罪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金融管理制度; 2、本罪客观上表现为行为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 3、本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任何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并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都可以构成本罪; 4、本罪主观
依据刑法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二万元以上二十万元以下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五万元以上五十万元以下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
浙江省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立案标准: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20万元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数额在100万元以上的。个人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30户以上的,单位非法吸收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150户以上的
刑事拘留期限是:公安机关受理的非法吸收公众存款刑事案件中,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为14日。 对于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为37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