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5
根据《劳动合同法》第四十二条规定,劳动者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用人单位依照本法第四十条、第四十一条的规定解除劳动合同的属于违法解除劳动合同: (一)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作业的劳动者未进行离岗前职业健康检查,或者疑似职业病病人在诊断或者医学观察期间
员工拒签劳动合同会发通知。如果员工拒签劳动合同,单位应该采取有效手段维权,不然可能要承担赔偿。对于员工拒签的,单位可以送达解除劳动关系通知,即只要符合一定条件,用人单位有权终止劳动关系。根据《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第五条规定,自用工之日起一个
劳动合同由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并经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在劳动合同文本上签字或者盖章生效。由此可知,劳动合同无须劳动局备案盖章。不过有的地方劳动管理部门要求要进行备案,但是这不影响签订劳动合同就生效的后果。
用人单位应当根据法律法规制定及修改劳动规章制度,一方面是为了建立、完善用人单位用工制度,提升内部工作效率,降低管理成本;另一方面是为了保障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因此,劳动者对劳动规章制度应当予以重视,着重关注以下几点: (1)用人单位建立和修
劳动合同是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式。以劳动合同作为建立劳动关系的基本形势是世界各国的普遍做法。 劳动合同是促进劳动力资源合理配置的重要手段。用人单位可以根据深感经营或工作需要确定录用劳动者的条件和方式数量,并且通过签订不同类型不同期限的劳动合
员工入职劳动合同的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建立职工名册备查。 用人单位招用劳动者时,应当如实告知劳动者工作内容、工作条件、工作地点、职业危害、安全生产状况、劳动报酬; 以及劳动者要求了解的其他情况;
劳动合同中对工资约定不明确,新招用的劳动者的劳动报酬按照集体合同规定的标准执行;没有集体合同或者集体合同未规定的,实行同工同酬。根据法律规定,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
注意事项: 1、劳动合同制度的形式必须是书面的; 2、劳动合同制度无效的情形; 3、劳动合同制度的必备条款不可少; 4、试用期的长短有规定; 5、劳动者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的情形仅适用于服务期和竞业限制; 6、劳动者应当了解用人单位的劳动纪
劳动合同的主体具有特定性。一方是劳动者,即具有劳动权利能力和劳动行为能力的自然人。另一方通常为用人单位即具有使用劳动能力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的企业组织﹑事业组织﹑国家机关﹑社会团体等用人单位。双方在实现劳动合同的过程中具有支配与被支配﹑领导
事业单位与实行聘用制的工作人员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适用《劳动合同法》规定。国家机关、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与其建立劳动关系的劳动者,订立、履行、变更、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依照本法执行。
并不是所有的情况都需要支付违约金,《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出现以下两种情况劳动者才需要支付违约金: 1.劳动者违反服务期约定的,应当按照约定向用人单位支付违约金。违约金的数额不得超过用人单位提供的培训费用。用人单位要求劳动者支付的违约金不得超
用人单位的违约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以经济补偿为基础支付双倍赔偿金,经济补偿按劳动者在本单位工作的年限,每满一年支付一个月工资的标准向劳动者支付;劳动者违约给用人单位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用人单位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两倍的工资。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形是指,员工在入职一个月以后,也就是入职一个自然月后,因单位的原因没有找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而不是指劳动者本人不愿意签订劳动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