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24
侵害股东权益时股东可以按照以下规定起诉: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第一百五十二条规定,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或者公司章程的规定,损害股东利益的,股东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二条第一、二款规定,公司股东会或者股东大会、董
股东的诉讼权: 一、直接诉讼。 二、派生诉讼,在公司利益受到侵害时本应由公司来起诉,但由于各种利益关系或其他原因,公司不起诉,这时股东(特别是小股东)的利益就会受到损害,这种情况下,股东可以自己提起诉讼,这时原告是股东(正常情况下原告应是公
股东诉讼包括股东代表诉讼以及直接诉讼。代表诉讼是指以公司的名义起诉。股东诉讼是指以股东的名义起诉。根据相关法律规定,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股份有限公司连续一百八十日以上单独或者合计持有公司百分之一以上股份的股东才有资格进行股东代表诉讼。
1、小股东可以通过单独或者联合行使召集和主持股东会会议的权利,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小股东有权依法转让自己的股权; 3、股权优先购买权,这是所有股东享有的一项特权。
股东知情权诉讼判决应当按照判决的具体内容执行。如公司阻碍股东行使知情权,不提供相关股东会会议记录等材料的,则公司应按照判决内容提供相应的材料供股东查阅。《公司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股东有权查阅、复制公司章程、股东会会议记录、董事会会议决议、监
股东知情权诉讼判决,是指股东知情权诉讼提起后,法院对股东知情权请求的支持,判决公司需要履行一定责任。如果有限责任制的股东请求查阅公司会计帐簿、及与之相关的原始凭证时,公司不能提供证据证明股东查阅目的不正当的。公司必须依法给予查看,由此可知,
小股东有下列权益: 1、可以查阅公司会计账簿。 2、可以申请人民法院确认股东会、董事会决议无效,或申请撤销股东会、董事会决议。 3、公司连续5年盈利,并符合《公司法》规定的分配利润条件,但不向股东分配利润的,可以要求公司收购其股份。 4、特
股东代表诉讼的直接动因是公司合法利益受到侵害,直接目的是为维护公司的合法权益,股东只是以个人的名义对侵权人进行起诉,从而维护公司利益,并不是直接为了股东自己的利益进行起诉。因此股东代表诉讼的利益应当归属于公司所有。
公司股东滥用股东权利给公司或者其他股东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承担赔偿责任。公司股东滥用公司法人独立地位和股东有限责任,逃避债务,严重损害公司债权人利益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 一、股东是股份制公司的出资人或叫投资人。以股东主体身份来分
小股东权益的保护:一,补充完善了股东权利的种类、内容,拓宽了权利的实现途径;二,拓展了股东权的救济手段,完善了股东诉讼制度;三,初步建立了对大股东的制衡机制,加强了对中小股东的特殊保护。
股东权益的维护方式:股东应该积极行使股东知情权,按规定查阅或复制股东会会议记录,这样才可以知道自己的权益是否被侵犯。股东的权益有:股利分配请求权、剩余财产分配请求权、知情权、表决权、代表诉讼提起权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