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29
依法律规定,没有被认定为累犯的缓刑判决,需要根据其是否符合缓刑的法定要件规定来确定。 根据相关法律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国家赔偿追责后不能认定行为人构成犯罪。因为不是只有犯罪行为才会被国家赔偿追责。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行使行政职权时有下列侵犯人身权情形之一的,受害人有取得赔偿的权利:违法拘留或者违法采取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的;非法拘禁或者以其他方
行为犯是可以构成犯罪中止的。根据《刑法》第二十四条第一款规定:在犯罪过程中,自动放弃犯罪或者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的,是犯罪中止。犯罪中止存在两种情况:一是在犯罪预备阶段或者在实行行为还没有实行终了的情况下,自动放弃犯罪;二是在实行行为
行贿罪和受贿罪是刑法理论上的共同犯罪,但不是我国刑法中规定的共同犯罪,对二者是分开定罪处罚的。行贿人和受贿人没有一致的共同犯罪的故意,也没有共同的犯罪行为。
共同犯罪中主犯是否适用缓刑需要看是否满足判处缓刑的条件。根据我国《刑法》第72条、第74条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
不是必须逮捕。对有证据证明有犯罪事实,可能判处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采取取保候审尚不足以防止发生下列社会危险性的,应当予以逮捕: (一)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二)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全或者社会秩序的现实危险的。 (三)可能毁
共同犯罪主犯若符合缓刑适用规定则适用缓刑。根据《刑法》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共同犯罪主犯不是必须逮捕,但是如果符合以下情形的,应当逮捕: 1、可能对被害人、举报人、控告人实施打击报复的; 2、可能毁灭、伪造证据,干扰证人作证或者串供的; 3、企图自杀或者逃跑的; 4、可能实施新的犯罪的; 5、有危害国家安全、公共安
贷款犯罪有以下行为以共同犯罪处罚: 1、协助制造现金支付、银行会计记录、第三方支付记录等虚假支付事实; 2、协助司法公证; 3、提供资金、场所、交通等帮助; 4、协助以虚假事实提起民事诉讼的; 5、非法出售、提供公民个人信息; 6、帮助、掩
共同犯罪的主犯判定方法如下: 1、在犯罪集团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犯罪集团成立的组织者、犯罪活动计划的制定者、犯罪计划的实施者、幕后计划者或现场指挥者; 2、在聚众闹事中起组织、策划、指挥作用的犯罪分子,即聚众闹事犯罪的聚头
共同犯罪主犯可以被判处缓刑,但是主犯不能是犯罪集团的首要分子。被判处缓刑应当满足的条件有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有悔罪表现、犯罪情节较轻、没有再犯罪的危险以及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
根据我国刑法的有关规定,过失犯罪不能构成共同犯罪,共同犯罪要求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十五条: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不以共同犯罪论处;应当负刑事责任的,按照他们所犯的罪分别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