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2.18
看公司的规章制度。如果用人单位在规章制度等文件中明确规定年终奖属于公司特殊福利,是否发放以及发放额度需要考虑公司当年效益及个人表现,不纳入员工工资的范围,并规定在年终奖发放前员工离职不得享受单位上年度年终奖的,那么用人单位可以不支付离职员工
试用期不一定有年终奖,因为根据《劳动合同法》,只规定了试用期的基本工资是必须发放的,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并不得低于用人单位所在地的最低工资标准,但是年终奖是各单位根据本单位的实际情况
14薪即12个月的工资加上年终双薪,不包括年终奖。14薪的含义。所谓14薪,指的是一年12个月的工资,加上年底多发的两个月工资,合称14薪。从性质上讲,14薪仍然属于工资,只是数额上多发了两个月而已,这相当于把劳动者每月收入的一部分,积累下
(1)劳动合同没有约定或单位规章制度没有规定的情况在既没有劳动合同约定,也没有相关规章制度对年终奖作出规定的情况下,如果离职员工上年度工作满一年,则根据《劳动法》第四十六条“工资分配应当遵循按劳分配原则,实行同工同酬”的规定,其完全具备参与
如果劳动合同明确规定年终奖金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或者用人单位将发放年终奖金明确规定在规章制度里,那么用人单位不能无故口发员工的年终奖金。如果年终奖金是用人单位给予员工的一种特殊奖励,不适用于所有员工,不属于劳动报酬的一部分,这种情况用人单
年终奖属于《劳动法》规定的工资总额的组成。根据《劳动法》规定,工资总额是指各单位在一定时期内直接支付给本单位职工的劳动报酬总额,由计时工资、计件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加班加点工资、特殊情况下支付的工资等部分组成。
1、如果符合领取年终奖的条件,员工有权领取年终奖; 2、年终奖争议一般发生在离职员工与原公司之间。对于没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企业而言,在劳动仲裁时承担年终奖的风险要高一些。 3、对于已经明确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年终奖在离职后不予发放的企业来讲,
病假是否影响年终奖,是由用人单位依法自主确定。职工患病或非因工负伤治疗期间,在规定的医疗期内由企业按有关规定支付其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病假工资或疾病救济费可以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支付,但不能低于最低工资标准的80%。另外用人单位需要根据本
1、如果符合领取年终奖的条件,员工有权领取年终奖; 2、年终奖争议一般发生在离职员工与原公司之间。对于没有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的企业而言,在劳动仲裁时承担年终奖的风险要高一些。 3、对于已经明确制定规章制度规定年终奖在离职后不予发放的企业来讲,
退休后是否有年终奖,需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年终奖,是对一年的绩效考核。公平的绩效考核年终奖,如果退休职工是12月份达到法定退休年龄,则在次月也就是第二年的1月才领取基本养老金,这种情况,应得在岗时全年的年终奖。若是11月及以前退休,则应按
个人收入税前5500元可以算出应纳税所得额为5500—5000=500元,对于应纳税所得额不超过3000元的,使用税率为3%,那么应纳税额=5003%=15元,税前5500元收入到手金额为5485元。
这样计算:目前的普遍做法是允许还原至所属月份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计算公式为: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应纳税额=[(所属月份补发工资+原所属月份的工资薪金所得)―费用减除额]×适用税率-速算扣除数]—原所属月份已缴纳的个人所得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