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5.09
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的行为就是走私行为。同时,有下列行为之一的,按走私行为论处:(一)明知是走私
偷偷录音,如果是在非公共场所,或非因公共利益的需要,擅自对他人进行偷录的,属于违法行为。应当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重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偷偷录音符合以下条件,可以确认录音证据是有效的,合法的行为。 1、录音取得方式应当是合法。录音取得过程中是在合理的场所进行,不能采用窃听,偷听他人隐私,侵犯他人隐私权。比如不能在他人房子私自窃听设备,用来窃听录音的。 2、录音的内容要真实、
国税包括:增值税;消费税;海关代征的增值税、消费税、直接对台贸易调节税;企业所得税;证券交易税;外商投资企业所得税和外国企业所得及地方附加;海洋石油资源开发的各项税收;出口产品退税;个体户和集贸市场的增值税和消费税;中央税和共享税滞纳补税罚
在刑法当中偷税漏税的罪名规定的是逃税罪,不过,国家司法机关并不会因为偷税漏税的对象,就分门别类的对其选择性的进行处罚,现在的偷税漏税并不会直接按照逃税罪定罪入刑,第一次偷税漏税的情况下都是进行行政处罚的。
未经电力部分许可使用供电的,属于偷电行为。居民或商户、企业等用电行为多种多样,各种用电行为应当在电力相关部门的允许下使用。窃电的本质是窃取电能,从而达到少付或不付的目的。这种行为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上属于盗窃;盗窃电能数额达到刑事调查标
偷窃可能是一般违法行为,也有可能构成刑事犯罪。如果偷窃涉案数额达到当地刑事立案标准就是犯罪行为,不然就是一般违法行为。盗窃、诈骗、哄抢、抢夺、敲诈勒索或者故意损毁公私财物的,处5日以上10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
偷渡属于违法行为。具体是指自然人违反出入国境管理法规,在越过国界线或者通过法律上的拟制国界时,不从指定口岸通行,或不经过边防检查,或未经出、入境许可,可追究其行政责任或者刑事责任的行为。帮助别人偷渡同样属于违法行为。法律另有其他规定的,应当
在实践中不含税的合同一般是指不开增值税发票的合同,但仅仅合同双方协议后决定的价款不含税并不违法,只是合同要讲明双方的税收有谁承担而已。但不开增值税发票是属于逃税的行为之一。
违反海关法和国家其他有关法律、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运输、携带、邮寄国家禁止进出境的物品、国家限制进出境或者依法应当缴纳关税和其他进口环节代征税的货物、物品进出境,数额较大,情节严重的行为就是走私罪行为。同时,下列行为,以走私罪论处:(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