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1.11.03
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一般保证和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止的,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同时中止。
债权人确认欠款,诉讼时效会中断,导致诉讼时效中断的事由包括债权人起诉,债权人提出了相关的请求,债权人向对方当事人确认欠款也是作出了相应的意思表示,都会导致诉讼时效中断。
詹某与张某是夫妻关系,詹某于2001年6月与某银行签订了《借款合同》及《贷款抵押合同》,办理了抵押授信借款20万元。合同签订后,詹某从银行贷出两笔借款,金额分别为50000元和150000元,贷款到期
确认债权诉讼时效中断后,诉讼时效应当重新计算,之前的时效过期,从债债权重新确定债权之日起,这个诉讼时效就中断,通常来说,债权人会和对方签署一个借条来确认债权。诉讼时效中断,对债权人是有利的,延长了起诉
1、一般确保的债务人在担保期限期满前对借款人提到起诉或是申请劳动仲裁的,从担保人回绝担负确保义务的支配权解决之日起,逐渐测算确保负债的诉讼时效期间。 2、法律责任确保的债务人在担保期限期满前要求担保人
1、一般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中断; 2、连带责任保证中,主债务诉讼时效中断,保证债务诉讼时效不中断。 3、此原则同样适用于破产程序。只是在破产程序中,一般保证债务的诉讼时效因主
一般来说,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如果法律另有规定的,则依照其规定。此外,最长的权利保护期间为二十年。但是,如果发生了诉讼时效中断的情形,就会重新计算诉讼时效期间。具体地来看,《民法典》第一百九十五条对诉讼时效
根据我国民法典的规定,一般民事诉讼时效为三年。诉讼时效自权利人知道或应当知道时起算。但是,如果自其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已经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也就是说,如果债务人不在约定的还款日期按时还款的话,债权人应当在合同上约定的还款日期到期
民事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的相关规定可知,权利人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为三年,从权利人知道或者应当知道权利受到损害以及义务人之日起计算。也即民事债务纠纷的诉讼时效是三年,一般是从双方当事人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