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犯罪嫌疑人有疾病,但如果符合拘留的情形的,也能被拘留处理。如果犯罪嫌疑人具有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毁灭证据等情形的,可以先行拘留,但社会危险性小的,也可以适用取保候审等强制措施。
刑事拘留后需要经过以下阶段,一般三个月内判刑: 1、要进行侦查,侦查的期限不固定,一般来说,侦查羁押期限不超过两个月; 2、侦查结束后,由检察院审查起诉,审查起诉期限一般为一个月内; 3、人民法院审理公诉案件,应当在受理后二个月以内宣判,至
犯罪嫌疑人的拘留最长37天。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1、刑事拘留并不意味着必须逮捕。 2、是否逮捕是由检察院根据证据是否充分而决定的,如果检察院认为事实不清、证据不足,就会不予逮捕,但不予逮捕并非意味着无罪。当公安机关认为有罪,而检察院认为无罪时,检察院会出具不予逮捕决定书,公安机关接到此文
被拘留的犯罪嫌疑人享有如下法定权利: 1、聘请律师作为辩护人为自己提供法律帮助、代理申诉、控告的权利; 2、自我辩护的权利; 3、不证明自己有罪的权利; 4、申请取保候审的权利; 5、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进行诉讼的权利; 6、申请办案人员回
不可以。依据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讯问犯罪嫌疑人是属于刑事强制措施之一,讯问嫌疑人的,要拘留逮捕后才能进行的。讯问犯罪嫌疑人必须由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的侦查人员负责进行。
根据《刑事诉讼法》的规定,一般情况下,刑事诉讼拘留的期限最长是十四日。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结伙作案的重大嫌疑分子,拘留期限最长是三十七日。
犯罪嫌疑人又称嫌疑犯、嫌犯、疑犯,是指对因涉嫌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人,在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对其提起公诉以前的称谓。 嫌疑人的权利: 一、获得法律帮助的权利; 二、委托辩护人的权利; 三、申请回避的权利; 四、对驳回申请回避的决定申请复议权;
行政拘留15天一般犯的法是比较多,无证驾驶、聚众赌博等都会构成违法犯罪行为,按照规定要拘留15天。行政处罚的拘留最长不得超过15天,而涉嫌刑事犯罪的拘留一般为7天加上报请批捕的时间可能达到14天。案情重大复杂的,可以延长至30天,加上报请批
行政拘留15天属于比较严重的惩罚,可能犯的事包括无证驾驶、聚众赌博等。行政处罚的拘留时间最长不得超过15天。拘留所保障被拘留人在拘留期间的会见权利。被拘留人应当遵守拘留所的会见管理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