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4
嫌疑犯最多可以被拘留37天。刑事诉讼中的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行政拘留十五天,属于行政处罚中顶格处罚,一般用于不构成犯罪但是特别严重的违法行为,例如侵犯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的行为,一般的违法行为可能会拘留十日以下的时间。
1、有很多罪都可能拘留15天,要看具体犯得罪以及情节。 2、可能有:(一)组织、教唆、胁迫、诱骗、煽动他人从事邪教、会道门活动或者利用邪教、会道门、迷信活动,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人身体健康的;(二)冒用宗教、气功名义进行扰乱社会秩序、损害他
行政拘留:是指对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一般违法行为,给予的一种最严厉制裁,属于行政处罚的一种。治安拘留最高期限为15日(期满即释放,由公安机关决定,在行政拘留所执行;对拘留不服的,可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合并执行拘留的期
被拘留15天的,拘留所应当对被拘留人进行法律、道德、文化、时事、政策、所规、行为养成、技能培训、心理健康等教育,拘留人应当根据被拘留人的情况,来确定教育的方式,是集体教育还是个人教育,被拘留人愿意劳动的,还可以组织生产劳动。 行政拘留的规定
按照相关法律规定,对于拘留的人认为要逮捕的,要在拘留三天内申请逮捕,情况特殊可延长4天,对于流窜作案、多次作案的嫌疑人,最长可以延长30天,所以拘留最长可以是37天。
报案人不能要求警方拘留犯罪嫌疑人,如果符合拘留条件公安机关可以先行拘留。《刑事诉讼法》第82条,公安机关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如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先行拘留: (一)正在预备犯罪、实行犯罪或者在犯罪后即时被发觉的; (二)被害人或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犯罪嫌疑人在拘留期间死亡的,不再追究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如果在侦查阶段,应当撤销案件;如果在审查起诉阶段的,检察院应当做出不起诉决定;如果已经在审判阶段,则法院应该终止审理,但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
犯罪嫌疑人一般又被称为嫌疑犯、嫌犯、疑犯等,是指因为涉嫌某项犯罪,而受到刑事追诉的公民,并且是指犯罪嫌疑人在被国家检察机关正式向法院提起公诉前的称谓。犯罪嫌疑人指的是国家侦查机关侦查的对象,一般指被侦查线索确定及怀疑的对象。而且犯罪嫌疑人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