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3.23
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是有犯罪事实和依法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有犯罪事实,是指根据已有的材料能够说明存在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包括预备犯罪,正在实施犯罪,犯罪未遂、既遂或中止。法律条件是指依照及其他有关法律的规定,对所存在的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刑事自诉案的立案条件如下: 1、告诉才处理的案件; 2、被害人有证据证明的轻微刑事案件; 3、被害人有证据证明对被告人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应当依法追究刑事责任,而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不予追究被告人刑事责任的案件。
刑事诉讼中立案的条件有两个,即: (一)有犯罪事实; (二)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刑事诉讼法》第16条规定了6种不需要追究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追究刑事责任,已经追究的,应当撤销案件,或者不起诉,或者终止审理,或者宣告无罪: (
刑事案件的申诉立案条件是: 1、有新的证据证明原判决,裁定认定的事实确有错误,可能影响定罪量刑; 2、定罪量刑证据不真实、不充分的,应当依法排除,或者证明案件事实主要证据之间存在矛盾的; 3、原判决适用法律确有错误的; 4、违反法律规定的诉
刑事案件立功的条件有: 1.时间:立功的时间是指立功表现发生的时间。立功发生在刑事诉讼过程中,犯罪人揭发检举他人的犯罪行为,是在其归案以后判决宣告以前。 2.表现:立功表现为以下两种情形: (1)揭发他人的犯罪行为; (2)提供重要线索,指
立案条件是司法机关决定受理案件的条件,符合立案条件的才可以立案,不符合立案条件的就不能立案。主要包括以下几点: 1、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
刑事立案条件有: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2、涉嫌犯罪数额、结果或者其他情节符合案件的立案追诉标准,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在管辖范围之内。
《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程序规定》第一百七十八条规定,公安机关接受案件后,经审查,认为有犯罪事实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并且属于自己管辖的,经县级以上公安机关负责人批准,予以立案。 第一百七十九条规定,控告人对不予立案决定不服的,可以在收到不予立案
刑事立案条件如下: 1、有犯罪事实即已经受理的案件,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这种犯罪事实已客观存在,非主观臆测;已有证据证明,并非毫无根据。 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如果其行为仅构
刑事案件具备下列条件才可立案:1.有犯罪事实。2.需要追究刑事责任,即犯罪嫌疑人的犯罪行为需要依法给予刑罚处罚。3.属于自己管辖。公安机关只能管辖法律规定的属于自己管辖的案件。
根据我国刑法和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刑事案件的立案条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第一,有犯罪事实发生;第二,该犯罪事实需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第三,该犯罪案件是属于本公安机关管辖的案件。满足以上三个条件的刑事案件应当立案。
刑事立案条件如下: 1、有犯罪事实。也就是犯罪嫌疑人的行为已经触犯了刑律,构成了犯罪。 2、嫌疑人事实的行为需要追究刑事责任。 3、案件属于公安机关管辖。
刑事立案三个条件具体如下: 1、有犯罪事实,客观上存在着某种危害社会的犯罪行为。这是立案的首要条件。要立案追究的,必须是依照法律的规定构成犯罪的行为,立案应当而且只能对犯罪行为进行。如果不是犯罪的行为,就不能立案。没有犯罪事实,有危害社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