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2.13
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军事职务的,应当立案。 本罪是行为犯,行为人只要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军事职务的行为,原则上就构成犯罪,应当立案追究。
妨碍公务执行的处罚是:处警告或者二百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五日以上十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五百元以下罚款。构成妨害公务罪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有下列构成要件: 1.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指挥和值班。 2.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行为人采用暴力或者威胁手段,阻碍军队指挥人员、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 3.本罪的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是军人,包括现役军人、文职人员、武装警察官兵和执行军事任务
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立案标准是:凡涉嫌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的,应予立案。阻碍执行军事职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指挥人员或者值班、值勤人员执行职务的行为。
阻碍军人执行职务罪,是指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行为。本罪侵害的客体是军职人员的正常执行职务活动。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军人依法执行职务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罚金。
如果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执行职务的;用暴力、威胁方法阻碍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的;在自然灾害和突发事件中,以暴力、威胁方法阻碍红十字会工作人员依法履行职责,或者是故意阻碍国家安全机关、
抗税罪与妨害公务罪的区别在于:主体不同,前罪是特殊主体;后罪是一般主体。目的不同,前罪是逃避缴纳税款而非法获利;后罪是使国家工作人员不能执行职务。侵害对象不同,后罪侵害的对象范围更广。客体不同,前罪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后罪是国家机关的公务
不构成。妨碍公务罪的对象是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也就是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包括在各级国家权力机关、行政机关、司法机关和军事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而辅警是合同工,不属于国家工作人员。所以不满足主体条件,不构成妨害公务罪。
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与妨害公务罪区别主要是主体不同和犯罪对象不同。妨害公务罪的主体是一般主体;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的主体必须是具有执行判决、裁定义务的当事人。妨害公务罪指向的对象是依法执行职务的国家工作人员;而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指向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