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20
对于刑事案件中被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释放、解除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也可以要求解除羁押的强制措施。
刑事案件中,对于超期羁押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或者公安机关应当予以释放、解除或者依法变更强制措施。并且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近亲属或者辩护人也可以要求解除羁押的强制措施。
行为人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法活动,如果构成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的,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组织未成年人进行违反治安管理活动罪是指组织其进行抢夺、敲诈勒索等违反治
父母作为未成年人的监护人,一般是不可以处置未成年子女名下的房产,但是为了维护被监护人的利益除外。 监护人应当按照最有利于被监护人的原则履行监护职责。监护人除为维护被监护人利益外,不得处分被监护人的财产。 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履行监护职责,在作出
对于防卫过当的行为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减轻或者免除处罚。《刑法》规定,为了使国家、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在进行的不法侵害,而采取的制止不法侵害的行为,对不法侵害人造成损害的,属于正当防卫,不负刑事责任。正
对超期羁押的受害人的处理是:立即予以释放,国家按照超期羁押的天数给予赔偿,每日赔偿金按照国家上年度职工日平均工资计算。能够返还财产或恢复原状的,予以返还财产或者恢复原状。最高额为国家上年度职工年平均工资的五倍,造成部分或者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胁从犯的处罚原则: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应当追究犯罪,但是按照其犯罪情节予以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对于被诱骗参加犯罪的,不一定构成犯罪,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认定。在共同犯罪人中,胁从犯所担负的刑事责任最小。
对于犯罪未遂的处罚是应当根据犯罪的事实、犯罪的性质、情节和对于社会的危害程度依法判处。对于未遂犯,可以由法院比照既遂犯对其从轻处罚或者减轻处罚。
对于被胁迫参加犯罪的行为人,应当按照他的犯罪情节减轻处罚或者免除处罚。胁从犯主观上是不完全自愿参加犯罪,因此特别预防的必要性小,并且客观上在共同犯罪中也只是起较小作用。
成年人吸毒的,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2000元以下罚款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但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人吸毒的,在上述幅度从轻或者减轻处罚满14周岁的人违反治安管理的,不予处罚,但是应当责令其监护人严
未成年人若做出犯罪行为,且已满十六周岁的,应当按照《刑法》规定处以相应的刑事处罚。《刑法》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