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1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赔偿标准不是法律统一规定的,可以按照以下依据计算: 1、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2、误工费:
医疗事故赔偿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住院伙食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住宿费等。具体赔偿金额应当考虑医疗事故等级,过失行为的责任程度等因素来决定。
新生儿医疗事故具体的赔偿项目主要包括陪护费、残疾生活补助费、残疾用具费、丧葬费、被抚养人生活费、交通费、住宿费、精神损害抚慰金等11项。 医疗事故可通过三条途径解决:双方自行协商、向卫生行政部门提出处理申请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不属于医疗事故的情况: (一)在紧急情况下为抢救垂危患者生命而采取紧急医学措施造成不良后果的; (二)在医疗活动中由于患者病情异常或者患者体质特殊而发生医疗意外的; (三)在现有医学科学技术条件下,发生无法预料或者不能防范的不良后果的; (
根据国务院颁布实施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医疗事故的赔偿主要包括下列这些项目: (一)医疗费:按照医疗事故对患者造成的人身损害进行治疗所发生的医疗费用计算,凭据支付,但不包括原发病医疗费用。结案后确实需要继续治疗的,按照基本医疗费用支付。
医疗事故赔偿的范围包括: 1、医疗费; 2、误工费; 3、住院伙食补助费; 4、陪护费; 5、残疾生活补助费; 6、残疾用具费; 7、丧葬费; 8、被扶养人生活费; 9、交通费; 10、住宿费; 11、精神损害抚慰金
医疗事故责任的类型有: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重度残疾的;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造成严重功能障碍;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 4、四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造成明
医疗事故的法律责任有:民事赔偿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 《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第五十五条规定,医疗机构发生医疗事故的,由卫生行政部门根据医疗事故等级和情节,给予警告;情节严重的,责令限期停业整顿直至由原发证部门吊销执业许可证,对负有责任的医
医疗事故责任的种类如下: 1、一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死亡(甲等)、重度残疾的(乙等); 2、二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中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严重功能障碍的; 3、三级医疗事故:造成患者轻度残疾、器官组织损伤导致一般功能障碍的; 4、四级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