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26
醉驾判决后,如果没有缓刑,就被拘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之一规定,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醉酒驾驶等情形之一的,构成危险驾驶罪,处拘役,并处罚金。
拘役是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可以开除公职。劳动者被依法追究刑事责任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拘役后不一定可以保留工作,需要区别对待,若职员属于公务员、军人等公职人员,那么在被判处拘役的刑事处罚之后,就一定会被开除。若职员仅是普通单位的职
不可以保释。保释在中国称之为取保候审,是一种刑事强制措施,拘役是刑罚,两者性质不同。醉驾拘役一个月属于已经判处了刑罚,则不可以再适用取保候审。
监外执行,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和拘役的罪犯,由于其具有不宜收监执行的特殊原因,按照法律规定,将其交付一定机关,在监外来执行刑罚的一种执行方法。醉驾被判刑后,申请监外执行的是要符合监外执行的条件的。目前在司法实践中需要满足几个条件可以监外执行:
醉驾不一定会被判拘役,还可能判处有期徒刑。在道路上驾驶机动车,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处拘役,并处罚金: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醉驾者被判处拘役后,只要符合缓刑的条件,就能判处缓刑。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适用缓刑确实不致再危害社会的,可以宣告缓刑。
可以,但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根据《刑法》第七十二条规定,对于被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下列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对其中不满十八周岁的人、怀孕的妇女和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应当宣告缓刑: (一)犯罪情节较轻; (二)有悔罪
醉驾法院不判就不能拘役,因为拘役是法院判决后适用的一种主刑,如果不判刑就不存在适用主刑的可能,并且只有法院有审判权,法院不判,其他任何机关单位都不能作出有罪的判决。醉酒驾驶机动车上路的,如果情节显著轻微同时危害不大的,则不予定罪处罚。而对于
醉驾被判拘役可以出来。但是只有在拘役刑满之后就可以出来。 可提前释放的条件: (1)不致再危害社会。不致再危害社会是指罪犯在执行期间一贯表现好、认罪服法、认真遵守监规、接受教育改造、积极参加政治、文化、技术学习、积极参加劳动、完成生产任务或
1、首先看酒驾的人,是否构成危险驾驶罪或者交通肇事罪。如果是,那么谁顶替的,顶包这个人就涉嫌包庇罪,会被追究刑事责任。 2、如果仅仅是酒后驾车的交通违法行为,则不构成犯罪。道路交通安全法、行政处罚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都没有对包庇行为的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