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7
犯罪既遂的构成条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不应将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也称之为犯罪既遂。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如果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而只是实施了为实施犯罪准备工具,创造条
犯罪未遂的构成条件是: 1、犯罪分子已经开始犯罪; 2、犯罪没有成功。犯罪是否成功,应当以规定的犯罪构成的全部要件为标准; 3、犯罪失败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造成的。所谓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是指违背犯罪分子意志的原因。犯罪分子意志
犯罪中止的构成条件是:发生在犯罪的过程中,不能在犯罪过程开始前,或犯罪完成后。行为人自动放弃犯罪或者结果上自动有效地防止犯罪结果发生。对于中止犯,没有造成损害的,应当免除处罚;造成损害的,应当减轻处罚。
构成刑事犯罪的条件主要有主体、主观方面、客体、客观方面。 1、犯罪主体。是指实施犯罪行为的人。每一种犯罪,都必须有犯罪主体,有的犯罪是一个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一人,有的犯罪是数人实施的,犯罪主体就是数人。单位也可以成为犯罪主体。 2、犯罪
犯罪未遂的构成条件是: 1、行为人已经着手实行犯罪。 2、此罪应属于故意犯罪。 3、行为人犯罪未得逞。 4、未得逞是由于犯罪分子意志以外的原因。
犯罪构成的主观条件,是故意或者过失。故意是指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过失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轻信能够避免,以致发生这种结果的。
根据我国刑法,有以下行为的就构成毒品犯罪: 1、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非法持有毒品; 2、包庇毒品犯罪分子; 3、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走私制毒物品; 4、非法买卖制毒物品; 5、非法种植毒品原植物; 6、非法买卖、运输、携带、
过失犯罪构成条件: 1、必须有处罚该类过失犯罪的分则明确规定; 2、行为人主观上必须对危害结果的发生持根本否定态度; 3、行为必须发生了危害结果。 过失犯罪是指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或者已经预见而
依法律规定,犯罪既遂的构成条件如下: 1、行为人主观方面必须是直接故意,不应将过失犯罪、间接故意犯罪的成立也称之为犯罪既遂。 2、行为人必须已经着手实行犯罪,这是犯罪既遂成立的时间条件。如果行为人尚未着手实行犯罪,而只是实施了为实施犯罪准备
私分国有资产罪和贪污罪的区别: 一、犯罪主体不同。贪污罪的犯罪主体均身为国家工作人员的自然人,而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只能是国有单位,任何自然人都不能成为私分国有资产罪的犯罪主体。 二、犯罪主观方面不同。贪污罪主观意志的外在形态表现为是自
走私国家物品罪的构成要件: 1、主观方面表现为故意; 2、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3、客体是国家正常对外贸易管理秩序和国家关于进出口货物、物品的禁止性管理规定; 4、客观表现为行为人走私国家禁止出口的文物、黄金、白银和其他贵重金属
经济案件共同犯罪的构成要件:主体是二个以上一般主体;主观方面是两人以上都是出于故意;客观方面是两人以上必须具有共同犯罪行为。共同犯罪是指二人以上共同故意犯罪。
走私核材料罪的犯罪构成要件具体有: 1、主体为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自然人或单位; 2、主观上为故意的心态; 3、客体是国家对核材料的禁止进出口制度,对象是核材料; 4、客观方面表现为违反海关法规,逃避海关监管、非法携带、运输、邮寄核材料进出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