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4.09
以下几种情况造成损害结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1)意外事件。 (2)正当防为。 (3)为了使公共利益、本人或者他人的人身和其他权利免受正发生的危险,不得已而采取的损害另一较小合法利益的行为,造成损害的,不负刑事责任。除此
放纵走私罪的特征如下: 一、本罪侵犯的客体是海关法及其相关法律、行政法规及其海关缉私的正常管理和工作秩序。 二、本罪在犯罪客观方面表现为以下形态: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 3、放纵走私
放纵走私犯罪要判刑,应予立案,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第一,放纵走私必须情节严重,情节不严重的,不犯本罪;第二,行为人须是海关工作人员,非海关工作人员不犯本罪。
交通事故负主要责任的情形: 1、交叉口车辆未按规定让行事故; 2、交叉口车辆未按交通信号通行事故; 3、违反右侧交通规定,车辆未各行其道的事故; 4、车辆在路段未按规定让行事故; 5、车辆未按规定变更车道和借道; 6、机动车未按规定会车,后
放纵走私罪的判刑处罚标准是:犯此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放纵走私给国家造成特别巨大的经济损失或者放纵重大的走私犯罪分子,属于情节特别严重,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加重处罚。
构成放纵走私罪既遂犯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反之,如果犯罪情节显著轻微、危害不大的,不认为是犯罪的,可以不予追究刑事责任。
构成放纵走私罪情节严重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违反法律规定,明知是走私行为而予以放纵,使之不受查究,情节严重的行为。
放纵走私罪是指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检察院规定,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视为情节严重,应予立案: 1、放纵走私犯罪的。 2、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这里的累计没有时间限制,只要是
以下几种情况造成损害结果的,不认为是犯罪,行为人不负刑事责任: (1) 意外事件。即行为在客观上虽然造成了损害结果,但不是出于故意或者过失,而是由于不能抗拒或者不能预见的原因所引起的,不认为是犯罪,对行为人不应追究刑事责任。 (2) 正当防
不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有: 1、事故。也就是说,虽然行为客观上造成了损害,但不是故意或过失造成的,而是由不可抗拒或不可预测的原因造成的,不认为是犯罪,不应对行为人追究刑事责任; 2、正当防范。为保护国家、公共利益、自己或者他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
不用负刑事责任的情形,有以下几种:1、精神病人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时造成犯罪,可以不用负刑事责任;2、未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进行犯罪,不用负刑事责任;3、因为受到暴力殴打,而进行了正当防卫,造成受害人重伤的行为,可以不用负刑事责任。除以上这
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犯罪的,或因放纵走私致使国家应收税额损失累计达10万元以上的,或者放纵走私行为三次以上的,或者放纵走私行为具有索取或者收受贿赂情节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放纵走私罪既遂的,法院一般会判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情节特别严重,会判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国家的海关监管制度。本罪在客观方面表现为海关工作人员,徇私舞弊,放纵走私,情节严重的行为。本罪主体为特殊主体,即海关工作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