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7.06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可以流转,但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是经本村委会同意; 2、是转让人与受让人为同村人; 3、是转让人户口已迁出本村或“一户多宅或多房”。如系一户一宅,须明确表示不再申请宅基地,且有证据表明其已有住房保障,如与其他近亲属合户居
赠与税目前在国内还没开征。国内的赠与是受赠者缴纳个人所得税,税率为赠与财产价值的20%。财产赠与涉及的税种: 1、公证费:房屋赠与的公证费收取和继承权公证一样,收取标准为受益总额的2%,但不低于200元。 2、个人所得税税费:赠与财产价值的
农村集体土地“三证”是指: 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集体土地所有人依法对集体土地享有占有、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合法凭证。 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民集体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依法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的合法凭证。 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我
农村宅基地确权收费。0-220平方米的部分不收费;220-270平方米的部分3元/平方米;270-320平方米的部分6元/平方米;320-370平方米的部分9元/平方米;370-420平方米的部分12元/平方米;420-470平方米的部分1
宅基地审批过程中,村委会的初步审核意见是宅基地申请的第一个环节,如果村委会置村民的申请于不顾,造成宅基地审批程序无法推进,给农民建房权益造成了影响,属于可诉行政行为,村民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现实当中转让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的形式主要表现为农村居民对其在宅基地上建造的自有房屋进行转让。 从受让的主体上,可以分为向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非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转让。 如果受让方也是本集体经济组织成员,经过集体经济组织同意,则应当认定转让行为
农村土地不可以继承。因为土地所有权归村集体,不能被继承。但建造在宅基地上的房屋属于公民个人所有,可以继承。遗产是自然人死亡时遗留的个人合法财产。依照法律规定或者根据其性质不得继承的遗产,不得继承。
不可以。根据我国《土地管理法》和《物权法》等法律的规定,宅基地是农村集体所有的,村民只是具有宅基地的使用权,所以无法对宅基地进行过户等行使所有权的行为。但是,宅基地上合法建造的房屋是可以过户的,因为房屋的所有权是归属于个人的。宅基地使用权的
1、农村的宅基地和房屋拆迁是分开补偿的。“分开补偿”,是指土地补偿和地上附着物补偿的分离。 2、土地补偿的标的是土地使用权,一般分为2种形式:一是货币补偿,二是置换补偿。 3、现行的土地管理法第四十七条规定征用土地的,按照被征用土地的原用途
农村集体土地“三证”是指:1、集体土地所有权证、集体土地所有人依法对集体土地享有占有、收益和处分权利的合法凭证。2、集体土地建设用地使用权证、农民集体和个人进行非农业建设依法使用集体所有土地的权利的合法凭证。3、农村宅基地使用权证、我国特有
农村宅基地使用权经集体批准可以出租。出租不发生房屋所有人和土地使用权人主体的改变,宅基地转让、出租的,不得再申请宅基地。因出租人无住房而要求解除租赁关系的,应当准许。
可以赠与,但是赠与人必须符合法律的要求,并且有限制。 农村房屋赠与首先要确认农村房屋的产权状况,农村宅基地使用证上登记的只有一个产权人的信息,所以要通过审批表确认当时建房时的立基人信息。农村土地向来都是属于集体性质的,赠与集体土地的条件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