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3
职务犯罪可以判处缓刑,只要其符合判处缓刑的法定条件,法律规定对于判处拘役、三年以下有期徒刑的犯罪分子,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较轻,有悔罪表现等条件的,可以宣告缓刑。
于是判处拘役的犯罪分子,满足条件可以缓刑。未成年人、怀孕妇女、年满75周岁的人都可以。若是犯罪情节轻微或有悔过表现的,被认定没有再次犯罪的危险,或是被宣告缓刑后,犯罪分子对其所居住的社区没有造成严重危害和产生恶劣影响,同时不能认定构成累犯、
事业单位人员在职期间判处缓刑是无法保留公职的。这是国家方面的硬性规定。由于事业单位职位的特殊性所以对于在职人员也有着一定的要求。对于判处缓刑的情况,事业单位虽然不能够对当事人进行开除,但是当事人其职位已经不能够进行保留了。
公务员被判缓刑会被开除公职。对公务员的处分,应当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处理恰当、程序合法、手续完备。公务员违纪违法的,应当由处分决定机关决定对公务员违纪违法的情况进行调查,并将调查认定的事实以及拟给予处分的依据告知公务员本人。公务员
不能报考公务员。《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第二十六条规定,下列人员不得录用为公务员: (一)曾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的; (二)曾被开除公职的; (三)有法律规定不得录用为公务员的其他情形的。
如果没有情节严重的情形,且法院判处拘役或者三年以下有期徒刑,同时符合犯罪情节轻微、有悔罪表现、没有再犯罪的危险而且宣告缓刑对所居住社区没有重大不良影响等条件的,应当宣告缓刑。
公务员判缓刑不能保住其公职。公务员被判处刑罚的,人事部门会给予开除处分,公职不能保留,而且国家行政机关工作人员,包括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被人民法院判处刑罚宣告缓刑的,其职务自然撤销,安排不叙职务的临时工作。因此不单是公务员,事业
公务员被判缓刑会被开除。根据相关法律规定,行政机关经人民法院、监察机关、行政复议机关或者上级行政机关依法认定有行政违法行为或者其他违法违纪行为,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对负有责任的领导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处分。
公务员被判处缓刑的会被开除公职。公职人员因故意犯罪被判处管制、拘役或者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含宣告缓刑)的,予以开除。因过失犯罪被判处有期徒刑,刑期超过三年的,予以开除。
领导职务层次分为:国家级正职、国家级副职、省部级正职、省部级副职、厅局级正职、厅局级副职、县处级正职、县处级副职、乡科级正职、乡科级副职,共十个职务。
要看被免于刑事处罚的人是公职人员还是非公职人员。 1、公职人员。免于刑事处罚是确定了犯罪行为但是未予刑事处罚,不会直接开除公职,还能担任职务。根据《公务员法》的规定,因涉嫌犯罪被判处刑罚的,予以开除公职的行政处罚。 2、非公职人员。能否担任
首先,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适用一般缓刑必须具备以下的条件: (1)犯罪分子被判处拘役或者3年以下有期徒刑的刑罚。 (2)根据犯罪分子的犯罪情节和悔罪表现,认为适用缓刑不致再危害社会。 (3)犯罪分子不是累犯。累犯屡教不改、主观恶性较深,有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