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2
行政诉讼中的第三人不象民事诉讼那样分为有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和无独立请求的第三人。他不仅与诉讼争议的具体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享有行政实体法上的权利,而且享有诉讼法上的一些权利。如请求赔偿的权利,上诉的权利等。行政诉讼中第三人的参加,既可以实现
民事主体从事民事活动需要遵循以下原则: 1、平等原则: 民事主体在民事活动中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不论是国家机关、社会组织还是公民个人。 2、自愿原则: 民事活动应当基于当事人的自愿,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非法干预民事主体的自由意志。 3
我国保密法律关系的主体包括以下六种: (一)国家机关。国家秘密主要产生于国家机关的公务活动之中,保密法律关系的最重要主体。 (二)武装力量。武装力量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证,武装力量活动中产生的许多秘密事项,属于国家秘密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三
根据《民法典》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了的有效期限一般为三年,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但是,自权利受到损害之日起超过二十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有特殊情况的可以申请延长。
民事权利能力与民事权利的区别如下: 1.民事权利能力是出生即由法律赋予的,是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民事义务的能力、资格;民事权利则是在具体的民事法律关系中享有的权利。 2.民事权利能力的内容和范围有法律加以规定;而民事权利则是民事主体的个人意志
单位可能成为危险物品肇事罪的主体。实际上在我国的许多附属刑法及相关法规中,均承认了单位可以构成危险物品肇事罪的主体,其中《铁路法》、《安全生产法》能够充分说明这一点。
只有基层人民法院及其派出法庭可以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第一审案件。所谓派出法庭是指人民法院依法巡回审理就地办案临时组织的审判组织以及固定的人民法庭。人民法庭是基层人民法院在本辖区内设置的固定派出机构,是基层人民法院的组成部分,它所作的判决、裁定与
民事诉讼的立案条件,具体如下: 1、原告是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 2、有明确的被告; 3、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 4、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 起诉状应当记明的事项,具体如下: 1、原告的
民事权利能力是指民事主体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资格。民事行为能力是指以自己的行为依法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从而使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或消灭的资格。民事权利能力自公民出生时就有,而民事行为能力则与公民的年龄和智力状况直接相关。
民法典对债务人死亡后诉讼主体如何确定没有明确规定,而《民事诉讼法》规定,一方当事人死亡,需要等待继承人表明是否参加诉讼。所以债务人死亡后,由继承人决定是事参加诉讼,如果继承人参加的,继承人为被告。
民事权利诉讼有效期存在四种情况: 1、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3年; 2、特别诉讼时效期间存在2年、4年和5年的情形; 3、最长诉讼时效期间为20年; 4、法律规定,存在不适用诉讼时效的情形。 一、普通诉讼时效期间: 所谓普通诉讼时效期间,是指由
民事诉讼委托人的主要权利有: 1、委托代理人代为诉讼的权利; 2、对审判人员、书记员、翻译人员、鉴定人、勘验人员提出回避申请的权利; 3、收集、提供证据和申请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权利; 4、进行辩论,请求调解,自行和解的权利; 5、当事人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