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3.03.27
年满14周岁的未成年人杀人的,需要负刑事责任。但在追究刑事责任时,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
故意杀人罪既遂的,依法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较轻包括防卫过当的故意杀人;义愤杀人;被害人有挑衅、侮辱等严重过错,导致行为人失控杀人;受嘱托杀人,即基于被害人的请求、自愿而帮助其自杀
刑事处罚有主刑和附加刑,主刑包括管制、拘役、有期徒刑、无期徒刑与死刑。附加刑有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没收财产。行政处罚规定在行政处罚法,具体有警告、罚款、没收违法所得、没收非法财物、责令停产停业等等。法律可以设定各种行政处罚。但限制人身自由的
故意杀人罪既遂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故意杀人罪是实害犯,只要行为人实施了故意杀人的行为,就构成故意杀人罪,就应当立案追究刑事责任。
法律规定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希望或者放任这种结果发生,因而构成犯罪的,是故意犯罪。故意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至于哪些刑事责任则要看具体触犯了哪些罪名。另外法律规定十四岁以下的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他的监护人承担赔偿
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周
间接故意犯罪的,也要负刑事责任。间接故意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并且放任这种结果发生的心理态度,即行为人表述的心理态度,放任行为危害结果发生为间接故意犯罪。
刑法规定一般是已满十六周岁则要负担刑事责任,但是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刑法的刑事责任年龄的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不满十二周岁的人犯罪,不负刑事责任;年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犯故意杀人等二类罪,情节恶劣,经最高检核准,应负刑事责任;年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犯故意杀人、抢劫等八类重罪,
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刑法规定的八类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 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 情节恶劣,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
交通事故同等责任,致一人死亡的,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如果没有以下情形之一的不会追究刑事责任: (一)追逐竞驶,情节恶劣的; (二)醉酒驾驶机动车的; (三)从事校车业务或者旅客运输,严重超过额定乘员载客,或者严重超过规定时速行驶的; (四)违
14岁杀人是需要负刑事责任的。依照我国《刑法》的明确规定,14-16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罪是依法应负刑事责任的,但应当在故意杀人罪量刑的基础上从轻或者减轻处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