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6.16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协商一致签订劳动合同,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自用工之日起应当订立书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履行告知义务;劳动合同内容应当完备;其他。
如果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催告其在合理的期限内签订;被拒绝的,就可以去劳动行政部门投诉;如果已经超过一个月的,就可以要求单位每个月向其支付双倍工资,最多可支付十一个月。
用人单位不签订正式的劳动合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也可以收集相关证据申请劳动仲裁。如果用人单位不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在劳动关系存续期间,应注意搜集并保存双方成立劳动关系的有关证据。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和员工签订劳动合同,而且劳动和合同内容必须具备法定内容,是我国劳动合同法赋予单位的一项法定义务。 所以,无论是谁的原因,只要没有签订劳动合同,就得自入职第二个月起支付。
不签劳动合同可以主张双倍工资。 法律规定,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每月支付二倍的工资。 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法规定不与劳动者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自应当订立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之日起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的,员工可以自不签订劳动合同起的第二个月开始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双倍的工资。根据法律规定,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必须要签订书面劳动合同,未签订的,需要支付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不签劳动合同是违法行为,用人单位必须自用工之日起1个月内与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否则劳动者可以去劳动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赔偿双倍工资。
用人单位不和劳动者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应当催告其及时签约;被单位拒绝,且单位用工已经超过一个月的,劳动者可以要求单位从第二个月起每月向本人支付双倍工资,但至多支付十一个月。
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即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关系。自建立劳动关系,用人单位应当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劳动合同应当具备以下条款: (一)用人单位的名称、住所和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 (二)劳动者的姓名、住址和居民身份证或者其他有效身份证件号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的方式: 1、首先要认真审查劳动者的主体资格; 2、双方履行告知义务; 3、在签署劳动合同时,应当注意必须双方当事人在一起当面签字。
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应当注意以下事项:向劳动者履行告知义务;自用工之日起签订劳动合同,最迟不能超过一个月;除了非全日制用工外,签订劳动合同采用书面形式;出于用人单位和劳动者是否真实的意思表示;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