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10.14
入户盗窃构成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公私财物的行为。 本罪侵犯的客体是公私财物的所有权。侵犯的对象,是国家、集体或个人的财物。
亲属之间盗窃,“一般不作犯罪处理”。我国司法解释机关最早对亲属盗窃作出反应的是1985年3月21日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要把偷窃自己家里或近亲属的同在社会上作案的加以区别〉如何理解和处理的请示报告》的批复。该《批复》指出:“对此类案件,一般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会构成犯罪,因为刑法规定的盗窃罪要求满足数额较大。并且,法律规定,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
偷窃是基于自己或第三人的无正当权利占有,而擅自取走他人财产的行为,是违反社会道德规范,法律上偷窃也是刑法规定的刑事犯罪行为,但一般偷窃数额较大的,也会被定义为盗窃罪。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
秘密窃取,是指采用不易被财物所有人、保管人或者其他人发现的方法,将公私财物占为己有的行为。秘密窃取是盗窃罪的重要特征也是区别其他侵犯财产类犯罪的主要标志。具体的方式有:溜门撬锁、挖洞跳墙、潜入他人室内、掏兜割包、利用网络技术窃取等。
刑法没有收赃罪,收赃和盗窃不能算共同犯罪,应当作为两个罪处罚。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明知是犯罪所得及其产生的收益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代
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盗窃、入户盗窃、携带凶器盗窃、扒窃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侵占罪既然是将自己已经持有的他人之物转为己有,其犯罪故意多产生于持有他人财产之后,特殊情况下,也可能形成于持有他人财物之时;而盗窃罪是将自己没有持有和控制的他人财物转归己有,其犯罪故意只能产生于持有、控制他人财物之前。通过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二
关于盗窃罪量刑的法律法规规定如下: 1、盗窃公私财产,金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留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2、金额较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3、金额特别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
个人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人民币1000元至3000元以上认定为盗窃数额较大,构成盗窃罪,盗窃公私财物,数额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盗窃公私财物价值一千元至三千元以上、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三十万元至五十万元以上的,应当分别认定为刑法第二百六十四条规定的“数额较大”、“数额巨大”、“数额特别巨大”。
盗窃的累犯认定标准: 1、前罪与后罪都必须是故意犯罪。 2、前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后罪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 3、后罪发生的时间,必须在前罪所判处的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后的5年之内。这是构成累犯的时间条件。 4、犯罪分子在犯前罪和
盗窃罪和收赃罪不是共同犯罪。 收赃罪,在我国刑法上称为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是指明知是犯罪所得的赃物而予以窝藏、转移、收购或者代为销售,及其他掩饰、隐瞒行为,且数额较大的犯罪行为。盗窃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窃取他人财物,数额较大的犯罪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