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8.01
贪污罪的正犯的认定:贪污罪正犯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及其授权管理公共财物的人员以违法手段非法占有公共财物的实际行为人,这个行为人有可能不是主犯。构成贪污罪,一般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贪污罪是指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侵吞、窃
两个以上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行为人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并且具有共同犯罪的故意的,可认定为共同犯罪。而二人以上共同过失犯罪的,不构成共同犯罪,而是按其各自所犯的罪分别处罚。
盗窃罪主从犯是起次要作用的。从犯指的是虽然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构成客观要件的行为,但是衡量其所起的作用仍然是属于次要的犯罪分子。在共同犯罪中起次要作用,通常指的是直接参加了实施犯罪行为,但在是整个犯罪活动中起次要作用。一般来说,起次要作用的正
共同犯罪具体的认定是:主体上存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达到法定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主观上必须有共同的犯罪故意。共同犯罪人在客观上共同实施了犯罪行为。必须侵犯了共同的,被刑法保护的社会关系。
单位犯罪的认定为:单位犯罪是指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依法应当承担刑事责任的危害社会的行为。即公司、企业、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实施的危害社会的行为,法律规定为单位犯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行贿人与受贿人事先作出约定,在受贿的国家公职人员为其谋求利益后,再奉送贿赂,是事后行贿,构成行贿罪。对犯行贿罪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罚金;因行贿谋取不正当利益,情节严重的,或者使国家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
可以认定为立功。但是如果是司法工作人员,需要其并不负有举报的法定职责或者义务,其在自己犯罪后予以检举揭发的这种情况下,才应当认定为立功。
需要具体分析,如果是法定代表人或负责人的职务行为,则当然属于单位行为。而一般工作人员超出了职权范围,即便是为单位利益实施的犯罪,也应认定为个人犯罪。以决策事由是否超越职权来界定是单位行为还是个人行为,不符合单位犯罪意志的形成机制。超出职权的
存在以下情形即可认定合同是无效的: 1、无民事行为能力人订立的合同; 2、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订立的; 3、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合同等。 当事人可通过向法院起诉或者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的方式来确认合同无效。
合同诈骗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在签订、履行合同过程中,通过虚构事实、隐瞒真相、设定陷阱等手段骗取对方财产的行为。或者是合同一方当事人故意隐瞒真实情况,或故意告知对方虚假情况,诱使对方当事人作出错误的意思表示,从而与之签订或履行合同的行为。
认定夫妻共同经营如下: 1、界定是否超出日常生活需要则应结合债务金额大小、夫妻关系是否安宁、当地经济水平、交易习惯等认定; 2、生产经营活动应具有经营共同性,包括经营合意与共同参与两部分; 3、款项应用于生产经营活动当中,且经营所得收益是否
认定为夫妻共同债务:共同意思表示所负的债务、家庭日常生活需要所负的债务、用于共同经营活动所欠的债务等都是属于夫妻共同债务。离婚时,原为夫妻共同生活所负的债务,应当共同偿还。共同财产不足清偿的,或财产归各自所有的,由双方协议清偿;协议不成时,
民法典规定侵权的认定是: 1、侵权人实施了致害行为,侵犯了他人合法权利; 2、存在客观现实的致害事实,并对他人的人身或者财产造成了不利后果; 3、损害后果是损害行为直接或者间接形成的; 4、加害人主观上存在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