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时间:2022.02.19
可以判处死刑的罪名包括:放火罪;破坏交通工具罪;劫持航空器罪;非法制造、买卖、运输、邮寄、储存枪支、弹药、爆炸物罪;盗窃、抢夺枪支、弹药、爆炸物、危险物质罪;生产、销售假药罪;故意杀人罪;强奸罪;故意伤害罪;绑架罪;拐卖妇女、儿童罪;抢劫罪
被判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两年后不一定还会死。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只有在二年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又故意犯罪,且属于情节恶劣的,才会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如果在二年的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或虽然故意犯罪,但不属于情节恶
同案犯被判死刑,如果彼此的刑罚相同,并且最高人民法院的命令中规定一并执行的,会一起执行死刑;如果最高人民法院的命令中未规定一并执行的,则不会一起执行。下级法院应根据最高院的命令来执行死刑,并应当在七日以内交付执行。
被判处死刑缓期两年执行不代表就一定不会执行死刑,如果在两年的考验期内又故意犯罪的,依然会执行死刑;如果在两年的考验期内没有故意犯罪的,才会在考验期满后不再执行死刑,减为无期徒刑。
犯罪分子被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将会减为无期徒刑。如果期间确有重大立功表现,二年期满以后,减为二十五年有期徒刑。如果故意犯罪行为,并且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会执行死刑。
判处死缓不一定会被处死。判处死缓,在缓期执行期间,没有故意犯罪的,不会执行死刑;如果故意犯罪的,情节恶劣的,会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 对于被判处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有以下六种法律效果: 1、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
死缓是有可能被执行死刑的。如果在死刑缓期执行的期间,发生故意犯罪的行为,所犯情节恶劣的,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后执行死刑。判处死刑缓期执行的,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二年期满以后,将会减为无期徒刑。
老年人犯罪也可能被判死刑。因为我国刑法虽然规定了对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且审判时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不适用死刑,但是也规定了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除外。
罪行极其严重的犯罪分子会被执行死刑。相关法律对于可以适用死刑的条文作了严格的限制,如对可以判处死刑的,都规定“对国家和人民危害特别严重、情节特别恶劣的”、“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造成严重后果的”、“情节特别严重”、
有三种处理结果:其一,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如果没有故意犯罪,2年期满以后,减为无期徒刑;其二,如果确有重大立功表现,2年期满以后,减为15年以上20年以下有期徒刑;其三,如果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执行死刑。
老年人犯罪不一定会判处死刑。 根据现行法律规定,针对老年人犯罪能否免除死刑的说法,没有一刀切的概述,只能依据具体情形具体分析,已满七十五周岁的人故意犯罪的,可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过失犯罪的,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但是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死亡的